时间: 2025-04-25 22:4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6:36
赤城
作者: 夏竦 〔宋代〕
丹壁排空叠彩虹,上真应此驻灵踪。
烟沉晓日明孤顶,云破馀霞出半峰。
岩下法师曾伏虎,洞中仙客屡投龙。
他年翠盖东巡狩,玉牒终须受大封。
这首诗描绘的是赤城的壮丽景色。丹色的山壁高耸入云,与彩虹交相辉映,神仙应该在此停留。晨雾笼罩下的山顶在日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云层散开,余晖照耀着半座山峰。在岩石下,法师曾经降伏过老虎,在洞里,仙客常常把龙投放入其中。将来,翠盖(指帝王的车)将东巡狩猎,玉牒(指皇帝的命令)终将会获得极高的封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夏竦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生活在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受到前辈诗人如苏轼的影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赤城》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赤城的壮美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理想生活的向往。
《赤城》是一首极具画面感的山水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赤城的壮丽景色。开篇的“丹壁排空叠彩虹”便让人眼前一亮,红色的山壁与彩虹交织,色彩斑斓,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接着,诗人以“烟沉晓日明孤顶”描绘出晨雾环绕下的孤高山顶,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宁静的气氛。
而后两句“岩下法师曾伏虎,洞中仙客屡投龙”,则将诗的主题引向了道教文化,法师与仙客的描绘不仅是对自然的崇敬,更是对修道者的赞美。最后两句展望未来,提及帝王的东巡狩猎,表现了对国家前途的希望与期待,整首诗在自然美与人文情感之间找到了一种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赤城壮丽景色的赞美,融入了对道教文化的崇敬,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丹壁”指的是什么颜色的山壁?
A. 绿色
B. 红色
C. 黑色
“云破馀霞出半峰”中的“馀霞”指的是?
A. 早晨的阳光
B. 傍晚的余晖
C. 雨后的彩虹
诗人提到的法师是指?
A. 学者
B. 道教的修道者
C. 武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