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出西郊》

时间: 2025-05-07 06:55:21

诗句

谷阳门西路,瀄汩澍清川。

舟舻相萦带,蒲荷亦芊绵。

依依望江渚,漠漠盻湖田。

湖田今有秋,老稚饭红莲。

此实父母邦,乱离乃弃捐。

垂老幸得归,不识陌与阡。

卜筑愿兹始,逍遥终百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5:21

原文展示:

谷阳门西路,瀄汩澍清川。舟舻相萦带,蒲荷亦芊绵。依依望江渚,漠漠盻湖田。湖田今有秋,老稚饭红莲。此实父母邦,乱离乃弃捐。垂老幸得归,不识陌与阡。卜筑愿兹始,逍遥终百年。

白话文翻译:

从谷阳门西行,清澈的河流潺潺流淌。船只相互缠绕,蒲草和荷花也茂盛绵延。依依不舍地望着江边的沙洲,远远地看着湖田。湖田今年丰收,老人和孩子都吃着红莲饭。这里是我父母的故乡,因为战乱而被遗弃。到了晚年有幸归来,却不认识路和田野。希望从此开始建造居所,逍遥自在地度过余生。

注释:

  • 谷阳门: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瀄汩:水流声。
  • 澍:及时雨,此处指清川。
  • 舟舻:船只。
  • 萦带:缠绕。
  • 蒲荷:蒲草和荷花。
  • 芊绵:茂盛绵延。
  •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 江渚:江边的沙洲。
  • 漠漠:广阔无边的样子。
  • 盻:望。
  • 湖田:湖边的田地。
  • 红莲:红色的莲花,此处指用红莲做的饭。
  • 父母邦:父母的故乡。
  • 乱离:战乱。
  • 弃捐:遗弃。
  • 垂老:晚年。
  • 陌与阡:田间的小路。
  • 卜筑:建造居所。
  • 逍遥:自在无拘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作流传后世。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风光和乡土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归乡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战乱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晚年归乡的情景。诗中“谷阳门西路,瀄汩澍清川”开篇即展现了归乡途中的自然美景,清澈的河流和茂盛的蒲荷,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依依望江渚,漠漠盻湖田”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通过“湖田今有秋,老稚饭红莲”展现了故乡的丰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生活的怀念。最后,“卜筑愿兹始,逍遥终百年”表达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希望在故乡建造居所,过上自在无拘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谷阳门西路,瀄汩澍清川:从谷阳门西行,清澈的河流潺潺流淌。
  2. 舟舻相萦带,蒲荷亦芊绵:船只相互缠绕,蒲草和荷花也茂盛绵延。
  3. 依依望江渚,漠漠盻湖田:依依不舍地望着江边的沙洲,远远地看着湖田。
  4. 湖田今有秋,老稚饭红莲:湖田今年丰收,老人和孩子都吃着红莲饭。
  5. 此实父母邦,乱离乃弃捐:这里是我父母的故乡,因为战乱而被遗弃。
  6. 垂老幸得归,不识陌与阡:到了晚年有幸归来,却不认识路和田野。
  7. 卜筑愿兹始,逍遥终百年:希望从此开始建造居所,逍遥自在地度过余生。

修辞手法:

  • 比喻:“舟舻相萦带”比喻船只相互缠绕,形象生动。
  • 拟人:“依依望江渚”赋予江渚以依恋不舍的情感,增强了诗意。
  • 对仗:“谷阳门西路,瀄汩澍清川”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战乱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川:清澈的河流,象征着宁静和谐。
  • 舟舻:船只,象征着归乡的旅途。
  • 蒲荷:蒲草和荷花,象征着故乡的自然美景。
  • 江渚:江边的沙洲,象征着故乡的依恋。
  • 湖田:湖边的田地,象征着故乡的丰收。
  • 红莲:红色的莲花,象征着故乡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谷阳门西路”指的是什么? A. 地名 B. 方向 C. 河流 D. 船只

  2. “依依望江渚”中的“依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依恋 B. 厌恶 C. 惊讶 D. 恐惧

  3. “湖田今有秋”中的“秋”指的是什么? A. 季节 B. 丰收 C. 落叶 D. 寒冷

  4. “卜筑愿兹始”中的“卜筑”指的是什么? A. 建造 B. 祈祷 C. 耕种 D. 旅行

答案:

  1. A
  2. A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田园风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袁凯《出西郊》: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战乱的苦难,而袁凯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归乡的喜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袁凯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四十 贺新郎 贺新郎 其六 立秋夜雨 贺新郎 贺新郎五首 其三 贺新郎 李锐老米寿,赋此为贺 贺新郎 其二 记鲁迅旧事 贺新郎 月夜泊舟平望九用前韵 贺新郎 次日红友复折柬招游石亭值阴雨作词谢之仍用前韵 贺新郎 其十三 秋日蒙遣祭至唐家岭因游西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廾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程门飞雪 酒酣耳热 雇觅 遁俗无闷 齲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甑尘釜鱼 七佐 乙字旁的字 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清休 衔冤负屈 梨眉艾发 郑开头的成语 诎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