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3:28
点绛唇 新月
正月初三,蟾光乍吐青春夜。
晶帘全下。只待银钩挂。
有个人人,向晚妆才罢。
重摹写。一弯低亚。
照样宫眉画。
正月初三,明亮的月光在夜空中慢慢洒下,仿佛是春天的开始。
窗帘完全拉下,只等着那弯新月高挂天际。
有一个女子,刚刚打扮完妆容,准备迎接夜晚的到来。
她的妆容如同重重描绘,月光映照下那弯月亮,
宛如宫中女子的眉妆一般,精致而迷人。
《点绛唇 新月》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温馨与女子的妆容,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细腻。诗中“蟾光乍吐”引出夜的宁静与优雅,仿佛在描绘一个温柔的梦境。诗人通过“晶帘全下”来暗示一种静谧,预示着新月即将升起,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女子在“向晚妆才罢”的描写中,展现了一种美丽与优雅,仿佛她的存在使得月色更显温柔。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现了对春夜与女性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蟾光”比喻月光)与对仗(如“晶帘全下”与“只待银钩挂”),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的月光与女子的妆容,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形象的重视。
诗词测试:
诗中“蟾光”指的是什么?
A. 星星
B. 太阳
C. 月光
“晶帘全下”所暗示的是什么?
A. 窗帘开着
B. 窗帘关上
C. 窗帘破损
诗中有哪个意象与女性美相关?
A. 银钩
B. 宫眉
C. 青春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如梦令》中,李清照同样描绘了女性的柔美与内心的情感,突出了一种细腻的情感流露,而许锐的《点绛唇 新月》则更注重外在的美与春夜的意境。两者在主题上相似,但风格上各有千秋,前者更显柔情,后者则更具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