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1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0:00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
鲁中狂士邢尚书,本意扶日上天衢。
惇夫若在鑴此老,不令平地生崎岖。
这首诗描绘了鲁中狂士邢尚书的豪情壮志,他本想助力太阳升上天际,然而若是惇夫在世,定不会让平坦的土地产生崎岖的坎坷。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苏轼的朋友,擅长诗词和书法。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潇洒。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是黄庭坚在生病时所作,反映了他在病榻上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也表达了对朋友和理想的怀念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邢尚书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胸怀壮志、不惧艰难的豪情。邢尚书在诗中被塑造成一个狂士形象,他想要扶助太阳上升,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和对人生艰辛的反思。
“惇夫若在鑴此老”一句,表达了对理想人物的向往,惇夫的存在使得人生的崎岖与坎坷得以平坦,象征着一种精神力量。整首诗虽然看似在描绘个人的感受,实际上更是对社会理想及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黄庭坚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全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艰辛的思考,强调理想人物的影响力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邢尚书的本意是什么?
a) 支持别人
b) 扶日上天衢
c) 享受生活
“惇夫若在”的意思是?
a) 惇夫在世
b) 惇夫的理想
c) 惇夫的成就
诗中提到的“平地生崎岖”比喻什么?
a) 生活的坎坷
b) 自然景观
c) 人际关系
黄庭坚和苏轼的诗歌均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黄庭坚更注重个体的感悟,而苏轼则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二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