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古塞下曲》

时间: 2025-05-07 06:51:03

诗句

塞下枣已红,胡马号北风。

传闻右贤王,万骑围云中。

云中太守猛如虎,夜开城门纳降虏。

十丈高旂沉黑云,一尺捷书飞白羽。

武皇但喜奏捷频,岂知白骨高如城。

边城百战胜常少,一胜惟著将军名。

将军成名战士死,去年战士今无几。

血染黄沙草不青,万里阴云哭胡鬼。

塞下曲,不忍闻,何人为我达汉君。

武功本是辅文具,愿君偃武而修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1:03

原文展示

古塞下曲
作者: 周密 〔宋代〕

塞下枣已红,胡马号北风。
传闻右贤王,万骑围云中。
云中太守猛如虎,夜开城门纳降虏。
十丈高旂沉黑云,一尺捷书飞白羽。
武皇但喜奏捷频,岂知白骨高如城。
边城百战胜常少,一胜惟著将军名。
将军成名战士死,去年战士今无几。
血染黄沙草不青,万里阴云哭胡鬼。
塞下曲,不忍闻,何人为我达汉君。
武功本是辅文具,愿君偃武而修文。

白话文翻译

塞外的枣子已经红了,胡人的马在北风中嘶鸣。
听说右贤王的军队,万骑围住了云中。
云中的太守猛如虎,夜里打开城门接纳降虏。
十丈高的旗帜沉入黑云,一尺长的捷报如白羽飞来。
武皇只喜爱频频奏捷,岂知白骨堆积如城。
边城百战胜利常少,一胜只留将军的名声。
将军成名战士却死去,去年战士今已无几。
鲜血染红了黄沙,草木不再青翠,万里阴云为胡人哀哭。
塞下的曲调,让人不忍倾听,谁能为我向汉君传达?
武功本是文治的辅佐,愿君停止武力而修文治。

注释

  • 塞下:指边境地区。
  • 胡马:指胡人骑的马,常常是敌人。
  • 右贤王:指的是北方的一个王,可能是历史上的一个人物。
  • 太守:地方官,负责一方的治理。
  • 捷书:胜利的报告。
  • 白骨高如城:形容战争造成的巨大伤亡。
  • 武皇:指武力强盛的皇帝。
  • 偃武而修文:停战而重视文化教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密(1232年-1298年),字公谨,号梅溪,宋代诗人、词人、散文家,曾任官职,较有政治与军事背景。他的诗作多关注国家与民生,风格沉郁而深刻。

创作背景
《古塞下曲》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边疆频繁发生战争,诗人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反映出对士兵生命的无奈和对武力的思考。

诗歌鉴赏

《古塞下曲》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悲惨命运。诗的开头以“塞下枣已红”引入,营造出一种边塞的自然景象,然而随之而来的“胡马号北风”却让人感受到战火的紧迫和战争的氛围。诗中提到的“右贤王”和“云中太守”暗示了历史上真实的战争情景,展示了英雄的光辉与士兵的牺牲之间的对比。

后半部分的转折极为重要,诗人通过“武皇但喜奏捷频,岂知白骨高如城”一句,深刻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惨痛代价。这里的“白骨”不仅是士兵的象征,更是对战争无情的控诉。诗中清晰地传达了对胜利的质疑,强调了在无数战斗中,胜利往往伴随着更多的牺牲。

最后,诗人以“愿君偃武而修文”结束,表达了对和平与文治的渴望,反映出一种深刻的历史责任感与对人类命运的关切。这种情感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塞下枣已红,胡马号北风:描绘边塞的自然景象,暗示战争的紧迫。
  2. 传闻右贤王,万骑围云中:提到一个重要的军事人物,暗示战争规模。
  3. 云中太守猛如虎,夜开城门纳降虏:表现地方官的果敢和战争中的复杂局面。
  4. 十丈高旂沉黑云,一尺捷书飞白羽:用高大的旌旗和飞来的捷报表现胜利的瞬间。
  5. 武皇但喜奏捷频,岂知白骨高如城:对胜利的讽刺,强调战争带来的死亡。
  6. 边城百战胜常少,一胜惟著将军名:胜利的艰难与将军的荣耀之间的对比。
  7. 将军成名战士死,去年战士今无几:反映了士兵的牺牲与将军的名声。
  8. 血染黄沙草不青,万里阴云哭胡鬼:描绘战争的惨烈与悲伤。
  9. 塞下曲,不忍闻,何人为我达汉君:表达对战争的厌倦与对和平的渴望。
  10. 武功本是辅文具,愿君偃武而修文:强调文治的重要性,呼唤和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骨高如城”,形象地表现战争的惨状。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夸张:用“万里阴云哭胡鬼”来夸大战争的影响,增添悲壮气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现出对士兵生命的悲痛与对武力的反思,最终呼吁重视文治、追求和平,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对人性关怀的情怀。

意象分析

  • :象征丰收与和平,但在战争背景下显得格外讽刺。
  • 胡马:代表敌人与战争的威胁。
  • 白骨:战争中士兵的牺牲。
  • 黄沙:代表战场的荒凉与死亡的沉重。
  • 阴云:象征战争带来的悲伤与无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右贤王”是指哪个方向的王?

    • A. 南方
    • B. 北方
    • C. 东方
    • D. 西方
  2. 诗中提到“白骨高如城”,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战争的胜利
    • B. 战争的惨烈
    • C. 农业的丰收
    • D. 和平的渴望
  3. 诗的最后一句“愿君偃武而修文”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重视武力
    • B. 追求文化与和平
    • C. 忽视士兵的牺牲
    • D. 崇尚战争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反映战争带来的离散。
  • 《春望》 杜甫:描绘战乱后国土凋零的景象,感受国家的悲痛。

诗词对比

  • 《登高》 杜甫:同样表达对国家与民生的忧虑,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沉重。
  • 《夜泊牛津》 王安石:虽同为边塞诗,但更注重自然景观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周密与宋代文学》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解语花 梦窗韵 解语花 悲秋 解语花 壬午元夜月色为风雨所败,山城寂冷,追忆曩年广州灯市之盛,怅然赋此 解语花 追步㤅伯师重台榴花原韵 解语花 壬申 解语花 咏美人花间影和凤于 解语花 和人咏骊山温泉 解语花 咏水仙同家弟作 解语花 寒夜自制通草花,感怀而作 解语花 春意满前,东君将至,作此迓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行字旁的字 桑户棬枢 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蹊田夺牛 奴颜婢色 超然独立 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单耳刀的字 石字旁的字 粝粢之食 靣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不安本分 懦儿 爽健 无人之境 效死疆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