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灯下读山谷诗》

时间: 2025-05-01 23:10:38

诗句

天下无双双井黄,遣编犹作旧时香。

百年人物今安在?

千载功名纸半张。

使我诗编如许好,关人身事亦何当。

地炉火暖灯花喜,且只移家住醉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0:38

灯下读山谷诗

原文展示:

天下无双双井黄,遣编犹作旧时香。
百年人物今安在?千载功名纸半张。
使我诗编如许好,关人身事亦何当。
地炉火暖灯花喜,且只移家住醉乡。

白话文翻译:

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双井黄,虽然已经编排的诗仍然保留着旧日的芬芳。
百年间的那些人物如今都在哪里呢?千年留下的功名只剩下半张纸。
让我这样的诗集真是美好,关乎人身的事情又能如何呢?
炉火温暖,灯下花影摇曳,且让我只移家至醉乡。

注释:

  • 双井黄:指一种优秀的诗歌作品,象征独一无二的艺术成就。
  • 遣编:指将古诗重新整理、编排。
  • 百年人物:指历经百年的名人。
  • 千载功名:指流传千年的成就与声望。
  • 纸半张:意指功名成就最终只存在于纸面。
  • 关人身事:涉及个人的身世和命运。
  • 地炉火暖:炉灶温暖,暗示家庭温馨。
  • 醉乡:指沉醉于美好生活的地方。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而闻名。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古人诗作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短暂、名利虚无的思考。在文人雅士的生活中,饮酒作诗是常见的社交活动,诗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深入探讨了时间的流逝及个人经历的价值。开篇以“天下无双双井黄”引出,强调诗歌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接着借“百年人物今安在”的反问,表达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展现出对过往辉煌的无奈与惋惜。

诗中“千载功名纸半张”则揭示了功名的短暂与虚无,表现了对名利的深刻反思。接下来的“使我诗编如许好”则是对创作的自我肯定,体现出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最后的“地炉火暖灯花喜”描绘了温馨的家庭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与享受,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感伤与欢愉之间取得了平衡,深刻而又亲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天下无双双井黄:强调诗作的独特性。
    2. 遣编犹作旧时香:虽时光流逝,古诗仍有其魅力。
    3. 百年人物今安在:对历史人物的思考。
    4. 千载功名纸半张:功名最终化为虚无。
    5. 使我诗编如许好:自信于自己的创作。
    6. 关人身事亦何当: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7. 地炉火暖灯花喜:温暖的家庭环境。
    8. 且只移家住醉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古诗比作香气,强调其韵味。
    • 对仗:如“百年人物”和“千载功名”,增强诗的韵律感。
    • 排比: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事无常的深刻思考,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象征知识与启迪。
  • 地炉火:象征家庭温暖与安全感。
  • 醉乡: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沉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双井黄”象征什么?

    • A. 诗歌的独特性
    • B. 一种饮品
    • C. 风景名胜
  2. “千载功名纸半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功名的渴望
    • B. 对功名的无奈
    • C.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诗与李白的豪放形成对比,前者更注重细腻感受,后者则强调激情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集》

以上是关于《灯下读山谷诗》的详细解析与研究,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客思 漫兴三首 其一 雨中遣兴二首 其二 闸上 其二 次韵答樊山四首 其二 暝色 示师文 其一 村居 其一 孤梅咏 村居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性的成语 博识洽闻 兽害 骨字旁的字 食不兼肉 十光五色 你知我知 匸字旁的字 挂漏 舟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悄声 空手套白狼 鸟字旁的字 绝群拔类 捉刀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