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8:18
此君丘壑姿,不受世炎凉。
那知犹有用,未免斤斧伤。
矫揉加尺度,指绕百鍊刚。
直节甘枕藉,凛气荐冰霜。
纨扇有用舍,杞桮真贼戕。
所用已卑贱,幸升君子堂。
用之苟非人,珪璧污闺房。
君家鸿鹄群,风雨今对床。
故令厕其间,贵贱可两忘。
他时飞雪或不常,烦君拂拭悬虹梁。
除非高士延孺子,无令今年少辰真王。
这位君子有着雄伟的气度,不受世俗的炎凉影响。
谁知道他仍然有用,难免被斧斤所伤。
矫揉造作的标准,指使着百炼的坚强。
他那笔直的节操,如同冰霜般清冷。
用得着的扇子也许会被舍弃,细竹的棍子却是真正的害物。
所用的东西虽然卑微,幸好能升入君子的堂屋。
如果所用的不是人,珪璧也会被污染于闺房。
你的家中有鸿鹄之群,风雨中正对着床铺。
因此让他们置身于其间,贵贱可以两忘。
如果有时飞雪不常,烦请你去拂拭悬挂的虹梁。
除非高士延请儿子,不让今年的少年真王。
作者介绍:吴儆,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常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表达对世俗的批判。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社会的思考与态度,表达了对高尚品德与世俗价值的较量。
此诗通过对君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向往与对世俗冷暖的批判。开篇即以“丘壑姿”引入,设定了君子的高贵气质,随即转入对世俗的冷暖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社会变迁的失望。诗中通过对比“纨扇”和“杞桮”,不仅揭示了社会对奢华与卑贱的看法,更引发了读者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后半部分提及“鸿鹄群”,暗示着文人之间的志同道合与高洁的志向,进一步深化了对品德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借助自然和社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通过描写君子的气质与世俗的冷暖,反映了高尚品德的追求与世俗现实的矛盾,强调了心灵的纯洁与志向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诗中“君子”指代的是谁?
A. 高尚的人
B. 贫贱的人
C. 书生
答案:A
“纨扇”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卑贱
B. 高贵
C. 普通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杞桮”是什么意思?
A. 高尚
B. 卑贱的物品
C. 贵族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比较,探讨两者在对待人生、品德与世俗价值观的不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