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7:24
可怜堂堂十八公,
老死不入明光宫。
万牛不来难自献,
裁作团团手中扇。
屈身蒙垢君一洗,
挂名君家诗集里。
犹胜汉宫悲婕妤,
网虫不见乘鸾子。
这位堂堂的十八公子真让人心疼,
一辈子都没能进入明光宫。
即使万头牛也不愿来献祭,
只好裁成一把把手中扇。
屈身自甘受污,君子却为我洗净,
我的名字却挂在君家的诗集里。
这比汉宫的婕妤更令人悲伤,
蜘网里不见乘坐鸾凤的子弟。
苏轼的《和张耒高丽松扇》是一首富有感情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比抒发了对自己身份和命运的思考。开头两句以“可怜”引入,直接表达了对十八公的同情,暗指自己对高位的渴望和无奈。接着,诗人借用“万牛不来难自献”之句,表达了对高贵身份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尽管自己才华横溢,却始终未能获得应有的承认和地位。
“裁作团团手中扇”则引出了诗人自甘堕落的自嘲,扇子象征着一种低贱的生活,而非高雅的宫廷生活。接下来的“屈身蒙垢君一洗”则显示了苏轼对当权者的屈从与无奈,他愿意为别人抹平污垢,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诗末的对比更是引人深思,犹胜汉宫婕妤,表现了个人对命运的不甘与无奈。
整首诗既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又有对高贵身份的渴望,情感深沉、内涵丰富,是苏轼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身份与命运的思考,表现了对高贵地位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明光宫”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裁作团团手中扇”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屈身蒙垢君一洗”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