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13:1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13:19:20
子吴子某既结茆竹洲以娱亲复于居之前沼为亭
作者: 吴儆 〔宋代〕
抱瓮自灌园,胜游贵人门。
有口自酌酒,胜与俗人言。
园中多蔓草,晨夕费锄芟。
遇夜或风雨,安得久盘旋。
村酒不常有,有亦多苦酸。
而况醉中语,缪误人所嫌。
不如饱吃饭,清风北窗眠。
眠多则无觉,梦境仍多端。
惟有古断简,言行皆圣贤。
读之未竟篇,眵昏如林镜,
读竟亦何为,聚讼徒喧烦。
厌烦以静胜,又类枯木禅。
揠苗不耘苗,亡羊两茫然。
何如池上亭,虚旷可看山。
山色日夕佳,晨兴夜气还。
宴坐日过午,清阴犹未迁。
西山倦拄颊,南山兴悠然。
晚山虽好不遮日,谁能独热望长安。
我抱着水瓮自己浇灌花园,胜过那些游玩于贵人家门前的人。
有酒可自己斟酌,胜过与世俗之人交谈。
园中杂草丛生,早晚都要辛苦锄除。
遇到夜晚或风雨,如何能长久呆守?
村里的酒不常有,就算有也多半苦酸。
更何况喝醉了说话,常常会让人厌烦。
不如吃饱饭后,静坐在北窗前入睡。
睡得多则无觉,梦境依旧多姿多彩。
只有那些古老的书简,言行皆是圣贤。
读到未完的篇章,眼前模糊如同林中镜子;
读完又有什么意义,争论只会徒增烦恼。
厌倦了以静胜过喧嚣,犹如枯木般的禅意。
揠苗不耘苗,亡羊之事两茫然。
不如在池上亭中,远眺可观山景。
山色日夕皆美,晨兴夜气各不同。
宴坐日已过午,清阴仍未迁移。
西山倦倚颊,南山则神情悠然。
晚山虽美却不遮挡日光,谁能独自渴望长安?
吴儆,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写于诗人为亲人建造竹亭后,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繁华世俗的反思。诗中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争议和纷扰的厌倦。
吴儆的这首诗展现了浓厚的田园思想,诗人通过描绘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表达了一种对荣华富贵的超然态度。诗中开篇即以“抱瓮自灌园”引入,表明他宁愿亲身参与园艺,享受自然的乐趣,也不愿追逐那些虚无的名利。从“有口自酌酒,胜与俗人言”可见,诗人更倾向于独处,享受自己酿造的酒,远离世俗的喧嚣。
接下来的句子则描绘了园中劳动的艰辛,诗人用“晨夕费锄芟”强调了田园生活的辛劳,但同时又表现出他对这种生活的接受与珍视。诗中有着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尤其是对山水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静谧生活的向往,认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心灵能够得到真正的安宁。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韵律,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律美。
整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安宁。
诗中提到的“村酒”如何描述?
诗人更喜欢哪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