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周祀圜丘歌 皇夏》

时间: 2025-05-05 18:05:51

诗句

玉帛礼毕。

神人事分。

严承乃睠。

瞻仰回云。

辇路千门。

王城九轨。

式道移候。

司方回指。

得一惟清。

于万斯宁。

受兹景命。

于天告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8:05:51

原文展示:

周祀圜丘歌 皇夏
作者: 庾信 〔南北朝〕

玉帛礼毕。神人事分。
严承乃睠。瞻仰回云。
辇路千门。王城九轨。
式道移候。司方回指。
得一惟清。于万斯宁。
受兹景命。于天告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周代祭祀圜丘的场景。祭礼结束后,神明和人间的事务已经分开。祭祀的仪式庄严肃穆,仰望天空如同回旋的云彩。皇帝乘坐的车辇穿过千家万户,王城的九条道路交错纵横。仪式的流程和时间都经过精心安排,负责指挥的官员指明方向。只有清明的统治才能带来万民的安宁。接受了这样的命令,向上天报告成就。

注释:

  • 玉帛: 玉器和丝绸,古代祭祀中常用的礼物。
  • 神人事分: 指神明与人间事务的分开,强调祭祀的神圣性。
  • 严承乃睠: 严肃地接受神明的指示。
  • 瞻仰回云: 仰望天空,似乎有云彩回旋,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
  • 辇路千门: 皇帝的车辇经过千家万户,象征着普天之下的统治。
  • 王城九轨: 王城的道路交错繁多,显示出城市的繁华。
  • 式道移候: 仪式的流程和时间安排有序。
  • 司方回指: 指挥的官员指引方向。
  • 得一惟清: 只有清明的统治才能带来安宁。
  • 于万斯宁: 万民都能安宁。
  • 受兹景命: 接受这样的命令。
  • 于天告成: 向上天报告祭祀的成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约513年-581年),字子山,号元晦,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出生于南朝宋,后为齐、梁、陈三朝所用。他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诗歌创作而闻名,作品多涉及历史、政治、哲理,风格雄浑、气势磅礴。

创作背景:

《周祀圜丘歌》是对周代圜丘祭祀的歌颂,反映了当时对周代礼仪的追慕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庾信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国家动荡,诗中展现了他对清明政治的渴望和对古代礼制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简练而富有韵律的语言描绘了周代祭祀的庄严场景,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天地神明的敬畏和对礼仪的重视。开头的“玉帛礼毕”,一语即道出祭祀的正式性和神圣性。接下来的“神人事分”,强调了人间与神灵之间的界限,暗示着祭祀的重要性。

诗中“严承乃睠”二句,表现了对神明指示的恭敬和虔诚。“辇路千门,王城九轨”则描绘了皇帝的威仪,显示出古代王权的宏伟与庄重。整首诗在叙述中渗透着对理想社会的渴望,最后以“于万斯宁”收尾,强调了良治的必然结果是天下安宁,展示了诗人的政治理想。

整体来看,诗句间的对仗工整、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庾信的文学才华与对政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帛礼毕: 表达祭礼的正式结束,设置了整个场景的庄重基调。
  • 神人事分: 强调人间与神灵的事务区别,增添神秘感。
  • 严承乃睠: 表现出祭祀的严肃性与敬畏。
  • 瞻仰回云: 形象地描绘皇帝对天意的仰望,暗示神明的关注。
  • 辇路千门: 体现皇权的广泛影响力,增强了诗的豪迈气势。
  • 王城九轨: 反映出王城的繁华与秩序。
  • 式道移候: 表达仪式的规范性,显示出古代礼仪的重要性。
  • 司方回指: 指挥者的职责与能力,确保仪式的顺利进行。
  • 得一惟清: 讲述了只有清明的政治才能带来安定。
  • 于万斯宁: 强调良治的结果是万民安宁。
  • 受兹景命: 表示接受神明的命令。
  • 于天告成: 向上天报告祭祀的成功,体现出对神明的敬畏与感激。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辇路千门”与“王城九轨”。
  • 比喻: “瞻仰回云”比喻祭祀的神秘氛围。
  • 排比: 通过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力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古代礼仪与政治的密切关系,表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以及对周代明君治国理政的钦佩。通过描绘祭祀场景,表达了对天下安宁的期许,体现了诗人崇高的政治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帛: 象征着尊贵与礼仪。
  • : 承载着神秘感与天意。
  • : 代表皇权与威严。
  • : 体现出繁华与秩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帛”指的是什么?
    A. 食物
    B. 礼品
    C. 武器

  2. “辇路千门”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城市的繁华
    B. 皇帝的威严
    C. 人民的富裕

  3. 诗中体现了对什么样政治的向往?
    A. 暴政
    B. 清明政治
    C. 忽略政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大风歌》:刘邦的豪情壮志,表现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描绘,展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庾信 vs. 李白: 两位诗人在政治理想的表达上有不同。庾信强调礼仪与制度,李白则更多展现个体自由与豪放情怀。

通过这样的比较,可以更深入理解不同诗人的风格与思想。

相关查询

梅花 葵花 红梅 含笑花 海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穷途之哭 儿行千里母担忧 青山馆 鼎字旁的字 中贵人 四点底的字 毋字旁的字 游漾 弋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吴祭酒 绵甜 行满功圆 矮人观场 包含椿的词语有哪些 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祛病延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