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

时间: 2025-05-02 12:28:20

诗句

暑气朝来扫地空,南风毕竟让西风。

秋生楚尾吴头外,凉杀天涯地角中。

万叠山连千涧水,双行缠伴一郫筒。

初程道是穷忙著,且宿东山东复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8:20

原文展示

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
暑气朝来扫地空,南风毕竟让西风。
秋生楚尾吴头外,凉杀天涯地角中。
万叠山连千涧水,双行缠伴一郫筒。
初程道是穷忙著,且宿东山东复东。

白话文翻译

六月二十四日,我刚从病中恢复,听见雨声,听到了黄莺的鸣叫,和大儿子谈论秋天的凉意。
早晨的暑气一扫而光,南风终于让位给了西风。
秋天在楚地的尽头和吴地的外面悄然降临,凉意已经笼罩了天涯海角。
万重山脉连绵起伏,千条溪水奔流不息,两行人在缠绵的景致中行走。
最初的旅程似乎是忙忙碌碌的,暂时在东山上宿营,再向东走去。

注释

  • 六月二十四日:指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夏季。
  • 扫地空:形容暑气消散,天气变得清爽。
  • 楚尾吴头:楚国和吴国是春秋时期的两个国家,指的是地理上的边界;在这里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凉杀:形容凉意非常强烈。
  • 万叠山:形容山峦起伏,层叠不绝。
  • 郫筒: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具,在此指代两行人共享美好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细腻的描写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民间生活。他的作品常常彰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杨万里生病后,正值夏季即将过去,秋季即将来临的时节。诗人在病中醒来,听到雨声和鸟鸣,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随即与儿子讨论秋天的到来,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是一首描写夏末秋初自然景象的诗作。诗人在生病之后,感受到天气的变化,借助雨声和黄莺的鸣叫,唤起了对秋天的期待。诗中展现了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蓬勃,令人感受到一种舒畅和愉悦的情绪。

第一联通过描写夏季的炎热和秋季的到来,展现了季节的更替,给人一种清爽的感受。第二联则通过“楚尾吴头”的地域描写,表达了秋天的普遍性和无处不在的凉意。第三联以“万叠山连千涧水”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一句则表达了旅途中对生活的沉思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充分体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充满了诗意和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暑气朝来扫地空:描绘早晨炎热的空气被一扫而光,预示着气温的变化。
  2. 南风毕竟让西风:南风的退去,西风的到来,暗示着季节的转变。
  3. 秋生楚尾吴头外:秋天在楚地的尽头和吴地的外面降临,体现秋天的普遍性。
  4. 凉杀天涯地角中:凉意已经覆盖了四面八方的遥远地方。
  5. 万叠山连千涧水:描写自然景观的壮丽,山水相连,生机盎然。
  6. 双行缠伴一郫筒:两个人在美好的风景中同行,共享宁静的时光。
  7. 初程道是穷忙著:旅途开始时似乎很忙碌。
  8. 且宿东山东复东:暂时在东山休息,再继续向东前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天的到来比作一种凉意的降临,形象生动。
  • 对仗:如“万叠山连千涧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用“喜雨闻莺”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使自然生动起来。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秋交替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暑气:象征着烦闷与压抑。
  • 南风与西风:象征着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的交替。
  • 黄莺:象征着生命力与美好。
  • 万叠山、千涧水: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无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季节变化是从哪个季节转向哪个季节?

    • A) 春到夏
    • B) 夏到秋
    • C) 秋到冬
  2. 诗人听到了什么声音,感受到秋天的到来?

    • A) 雨声和鸟鸣
    • B) 风声和虫鸣
    • C) 人声和雷声
  3. 诗中“楚尾吴头”指代的是哪个地理位置?

    • A) 北方
    • B) 西方
    • C) 南方

答案

  1. B) 夏到秋
  2. A) 雨声和鸟鸣
  3. C) 南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比较杨万里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杨万里更注重季节的变化与生活的感悟,而李白则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酒意,展示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前者更为清新自然,后者则更显豪放与洒脱。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续蒲涧行 晓枕作 菩萨蛮 其三 离心 金陵杂诗二十首 其五 默山小潭 岁暮集黎惟仁紫芝山房 三姝媚 送人之广右 送张彦辅赴阙 鞦韆 其二 记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整冠纳履 乚字旁的字 宝运 包含横的成语 青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狼号鬼叫 掩鼻歌 东门黄犬 玉字旁的字 搜岩采干 头雁 满岁 欷歔叹息 族亲 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