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0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01:00
原文展示:
默山小潭
作者: 胡楚材 〔宋代〕
分落银河一派清,
源深流远早常盈。
蛟龙潜处鱼虾少,
日月中时表里明。
插岸好山青泼黛,
倚波丑石势奔鲸。
幽奇信是神仙窟,
上有浮云散又生。
白话文翻译:
这段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小潭,潭水清澈如银河般流淌,水源深远而且常年满盈。潭底蛟龙隐匿,鱼虾稀少,日月光辉映照,内外都显得明亮。岸边青翠的山如同泼洒的黛色,水边的丑石呈现出奔涌巨鲸的气势。这个幽静奇妙的地方,仿佛是神仙的洞府,浮云在空中散开又重新聚集。
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蛟龙和神仙窟,分别出自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蛟龙常象征了神秘的力量,而神仙窟则暗示了一个与世隔绝、十分安静的理想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楚材,宋代诗人,出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擅长写景抒情的诗作,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游历某个幽静的山谷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默山小潭》是一首以自然景色为主题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个清幽静谧的山水画卷。在首联“分落银河一派清”中,诗人将潭水的清澈比作银河,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潭水的透明与纯净。接下来的“源深流远早常盈”,则通过水源的深邃与流淌的悠远,增添了潭水的神秘感和恒久性。
第三联“蛟龙潜处鱼虾少”,描绘了潭底的蛟龙潜伏,暗示着潭水深邃而生机稀少,与宁静的表象形成对比。紧接着的“日月中时表里明”,则通过日月的光辉映射,展现出潭水内外的明亮,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下半部分的描绘则更为细腻,诗人对岸边山石的描写既有美丽又有丑陋,形成了对照,展示了自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最后一句“幽奇信是神仙窟”则是对这一景致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在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中,蕴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潭水的清澈被比作什么?
A. 海洋
B. 银河
C. 湖泊
诗中提到的“蛟龙”象征了什么?
A. 富贵
B. 神秘力量
C. 平凡
诗人在描绘潭水时,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怨恨
B. 失落
C. 向往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胡楚材的《默山小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胡楚材更多地表达了对幽静生活的向往,而王维则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思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