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0:49
壶中冰始结,盘上露初圆。
何意瑶池雪,欲夺鹤毛鲜。
道士牛已至,仙家鸟亦来。
骨为神不朽,眼向故人开。
劳鲂莲渚内,汗马火旂间。
平生血诚尽,不独左轮殷。
已见池尽墨,谁言突不黔。
漆身恩未报,貂裘弊岂嫌。
在壶中,冰开始结成;在盘子上,露珠也初步凝聚。
这瑶池的雪,何以想要夺取那鹤毛的洁白?
道士已经到来,仙家之鸟也飞来了。
我的身体虽已不朽,眼中却总向着故人敞开。
在莲渚中辛勤劳作,在火旗之间挥汗如雨。
我一生的血诚已尽,难道不只为左轮的殷勤?
已见水池墨迹斑斑,谁又说我不曾黔首?
漆身的恩情未曾报答,难道我嫌弃那破旧的貂裘?
雍裕之,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道教元素,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诗人可能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人际情感的思考。
《四色》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吸引了众多读者。开头两句通过描绘冰与露的初现,营造出了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氛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接下来的“瑶池雪”和“鹤毛鲜”则引入了道教文化,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渴望。
道士与仙鸟的出现,象征着人与自然、人与神灵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诗人追求超脱与灵性的理想。“骨为神不朽,眼向故人开”则揭示了生命的哲学,强调灵魂的永恒与对故人的思念,表现了人对过往的珍视与感怀。
而后几句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一生所付出的思考与反思,表达了对恩情的珍视与对回报的渴望,充分展现了人性与情感的复杂性。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类情感的深刻交融,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与灵性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瑶池”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道教的仙境
C. 一种饮品
诗中“道士牛已至”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变化
B. 人与自然的和谐
C. 对故人的思念
“平生血诚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对人生的无奈
B. 对他人付出的反思
C. 对未来的期待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雍裕之的《四色》在意象上更为丰富,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对宁静生活的描绘。两者都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但风格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