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4:00
清平乐
舟窗晚眺,次外子韵
作者: 许诵珠 〔清代〕
远山如睡。秃树苍茫里。隐约渔歌烟外起。袅袅馀音未已。
荒村三五人家。柴门多傍梅花。我欲停帆小憩,好风飞送轻槎。
远处的山峰静静地像在睡觉,光秃的树木在苍茫的景色中显得格外孤寂。隐隐约约听见渔歌在烟雾之外飘起,袅袅的余音尚未消散。荒凉的村庄里有三五户人家,柴门旁边开满了梅花。我想停下船来小憩片刻,乘着和风轻轻地漂流。
该诗中并未涉及典故,但“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用来表达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作者介绍:许诵珠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及人情世态。她的诗作多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而受到后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清幽的黄昏时分,诗人借舟窗之景,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当时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清平乐》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黄昏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感受,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好。开篇就以“远山如睡”设定了一个悠闲的基调,给读者一种恬静安宁的感觉。接着,诗人描写了“秃树苍茫里”的孤独,以及隐约传来的“渔歌”,将人置于一个既孤寂又温暖的环境中。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意。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荒村三五人家”的生活场景,柴门旁的梅花不仅增添了色彩,也象征了生活的希望与美好。最后的“我欲停帆小憩,好风飞送轻槎”更是一种对自然的依恋与对生活的享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传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孤独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远山如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寂寥
B. 安宁
C. 忧伤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A. 绝望
B. 美好与希望
C. 冷漠
答案:B
“我欲停帆小憩”中,诗人想要表达什么?
A. 追求名利
B. 渴望宁静
C. 忧虑未来
答案:B
《静夜思》 vs 《清平乐》:两首诗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但《静夜思》更显忧愁,而《清平乐》则显得宁静与和谐。
《渔舟唱晚》 vs 《清平乐》:两者都描写了渔夫生活的场景,但《渔舟唱晚》更注重描绘渔舟的奔波与劳作,而《清平乐》则更倾向于静谧的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