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7:06:36
茫茫九土中,天网该时秀。
有凤不收罗,有麟不获狩。
贤豪为咨嗟,都邑诵琼琇。
而我当是时,欲见恨未遘。
忽过广平居,遇子乃邂逅。
怀中二新篇,幸出洗昏瞀。
一美韩公子,一语南方寇,铿然青琅玕,交戛风雨骤。
辄用告众多,亦未甚便售。
固知至珍物,不入市井贸。
昨朝惊扉鸣,始悟子来扣。
钜编高贮襟,细卷仍函袖。
麻衣踏犀靴,再拜谨以授。
因之重感怆,世德实有旧。
文体古为徒,家声喜能又。
其间赞愚辞,愧累将恐诟。
摩拂李杜光,诚与日月斗。
退之心伏降,安得此孤陋。
岂能造春荣,岂解易星宿。
一身犹寒饥,生未饱蔾豆。
高高河汉流,肯下借湔漱。
虫鱼傥无施,捉撮不乖缪。
聊此慰穷愁,文章终莫就。
庭前枯石榴,寒雀并清昼。
逍遥独咏歌,寄翼与报酬。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06:36
答张子卿秀才
作者: 梅尧臣
茫茫九土中,天网该时秀。
有凤不收罗,有麟不获狩。
贤豪为咨嗟,都邑诵琼琇。
而我当是时,欲见恨未遘。
忽过广平居,遇子乃邂逅。
怀中二新篇,幸出洗昏瞀。
一美韩公子,一语南方寇,
铿然青琅玕,交戛风雨骤。
辄用告众多,亦未甚便售。
固知至珍物,不入市井贸。
昨朝惊扉鸣,始悟子来扣。
钜编高贮襟,细卷仍函袖。
麻衣踏犀靴,再拜谨以授。
因之重感怆,世德实有旧。
文体古为徒,家声喜能又。
其间赞愚辞,愧累将恐诟。
摩拂李杜光,诚与日月斗。
退之心伏降,安得此孤陋。
岂能造春荣,岂解易星宿。
一身犹寒饥,生未饱蔾豆。
高高河汉流,肯下借湔漱。
虫鱼傥无施,捉撮不乖缪。
聊此慰穷愁,文章终莫就。
庭前枯石榴,寒雀并清昼。
逍遥独咏歌,寄翼与报酬。
在这辽阔的土地上,真正的人才少之又少。
如同凤求凰,难以相遇;如同麟觅食,难以捕获。
聪明的人们在叹息,都城中传诵着美好的诗句。
而我此时此刻,想要见到你,却恨未能相遇。
偶然经过广平,与你相逢,真是意外的巧合。
我怀里有两篇新诗,幸好刚刚从昏昧中清醒。
一篇是赞美韩公子,一篇是论述南方的敌人,
如同青琅玕的琴声,交错在风雨之中。
我将这些诗歌告知了众人,却未曾大肆贩卖。
我知道这些珍贵的作品,不能在市井中交易。
昨晨门外响起了敲门声,才明白是你来访。
我将厚厚的书稿高高揽起,细卷仍然藏在袖中。
穿着麻衣和踏着犀靴,恭敬地向你拜赠这些作品。
因此我深感忧伤,世人的德行确实有旧。
古老的文体如今仍然是空谈,家声却能再度兴盛。
在这其中我自感愚钝,惭愧被人所诟病。
撰写的文字像李白杜甫的光辉,确实与日月争辉。
我的心意低落,如何能达到如此的境界。
岂能创造春天的荣华,岂能轻易改变星宿的轨迹。
我一身仍然寒饥,尚未饱尝美味的豆蔻。
高高的银河流淌,怎能借来洗漱的水。
鱼儿虫子无所施展,捉捕也难以成功。
聊以此诗慰藉穷愁,文章终究无法成就。
庭前枯萎的石榴树,寒雀在清晨鸣叫。
我独自闲适地吟歌,寄情于歌声与回报。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绮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著称,尤以五言诗见长。他的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与张子卿相遇之际,表达了对文学的追求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思考。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才子佳人的渴望和对现状的无奈。
梅尧臣的《答张子卿秀才》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和社会思考的诗。整个诗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对比和反思的态度,诗人通过与张子卿的邂逅,反思了当时的文人状况和才华的稀缺。他在诗中多次运用“凤”、“麟”这样的神话意象,表达对优秀人才的渴望和对社会现状的无奈。
诗中蕴含了许多古典的典故和文化元素,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尤其是将李白、杜甫与自己相提并论的自谦,表现出他对古代诗人光辉成就的仰慕以及对自己创作的自卑感。诗人用“寒雀”、“枯石榴”等意象,渲染了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沉重而又富有哲理,既有对自身创作能力的反思,也有对社会文化的深刻批判。诗人在自省中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社会责任的关注与思考。
逐句解析:
茫茫九土中,天网该时秀。
诗人感叹在辽阔的土地上,优秀人才稀少。
有凤不收罗,有麟不获狩。
比喻优秀的人才难以被发现。
贤豪为咨嗟,都邑诵琼琇。
聪明的人在感叹,城市中传诵美好诗句。
而我当是时,欲见恨未遘。
想见张子卿却恨未能相逢。
忽过广平居,遇子乃邂逅。
偶然经过广平,与张子卿相遇。
怀中二新篇,幸出洗昏瞀。
怀里有两篇新诗,刚从昏沉中清醒过来。
一美韩公子,一语南方寇,
一篇赞美韩公子,一篇谈论南方敌人。
铿然青琅玕,交戛风雨骤。
像青琅玕的琴声在风雨中交织。
辄用告众多,亦未甚便售。
对众人宣告,但不愿贩卖。
固知至珍物,不入市井贸。
知道这些珍贵的作品不应在市井交易。
昨朝惊扉鸣,始悟子来扣。
昨天门口响声,才明白你来访。
钜编高贮襟,细卷仍函袖。
将厚厚的书稿揽起,细卷仍藏在袖中。
麻衣踏犀靴,再拜谨以授。
穿着麻衣和犀靴,恭敬地拜赠。
因之重感怆,世德实有旧。
深感忧伤,世人的德行确实堪忧。
文体古为徒,家声喜能又。
古老的文体如今仍然是空谈。
其间赞愚辞,愧累将恐诟。
感到愚钝,惭愧被人批评。
摩拂李杜光,诚与日月斗。
撰写的文字与李白、杜甫相提并论。
退之心伏降,安得此孤陋。
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无奈。
岂能造春荣,岂解易星宿。
怎么能创造春天的荣华,怎么能轻易改变星宿。
一身犹寒饥,生未饱蔾豆。
自身仍然饥寒交迫,未尝美味。
高高河汉流,肯下借湔漱。
银河流淌,怎能借来洗漱的水。
虫鱼傥无施,捉撮不乖缪。
鱼虫无所施展,捉捕也难得。
聊此慰穷愁,文章终莫就。
以此诗慰藉穷愁,文章终究无法成就。
庭前枯石榴,寒雀并清昼。
庭前的石榴树枯萎,寒雀在清晨鸣叫。
逍遥独咏歌,寄翼与报酬。
独自闲适地吟唱,把情寄于歌声中。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优秀人才的渴望与对社会现状的失望,同时流露出作者对自身才华的自省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在对比与反思中,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表露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凤”和“麟”象征什么?
诗人对自己才华的态度是怎样的?
诗中“麻衣踏犀靴”体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望》中,同样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而李白的《静夜思》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虽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