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 秋日》

时间: 2025-05-07 08:18:40

诗句

庭竹萧萧常对影,捲帘幽草初分。

罗衣香褪懒重熏。

有愁憎语燕,无事数归云。

秋雨欲来风未起,芭蕉深掩重门。

海棠无语伴销魂。

碧山生远梦,新水涨平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8:40

原文展示:

庭竹萧萧常对影,捲帘幽草初分。
罗衣香褪懒重熏。有愁憎语燕,无事数归云。
秋雨欲来风未起,芭蕉深掩重门。
海棠无语伴销魂。碧山生远梦,新水涨平村。

白话文翻译:

在庭院中的竹子轻轻摇曳,常常对着自己的影子,卷起帘子,幽静的草地刚刚露出。
罗衣的香气淡去,懒得再重熏。有些愁苦憎恨着燕子的话语,而无事可做时数着回归的云。
秋雨将至,风尚未起,深深的芭蕉掩映着重重的门。
海棠无言,伴随着我的销魂。碧绿的山中生出远方的梦,新水涨起平静的村庄。

注释:

  • 萧萧:形容竹子摇动的声音,传达一种萧索的气氛。
  • 幽草:指庭院中生长的草,隐喻静谧的环境。
  • 罗衣:指轻薄的衣服,常用以表现女性的柔美。
  • 重熏:重新熏香,通常与女性的妆容有关。
  • 愁憎:愁苦与憎恨,表达对燕子叙事的厌烦。
  • 芭蕉:一种植物,常用来象征夏秋之交的气候。
  • 销魂:形容心情沉醉或忧伤。
  • 碧山:青翠的山,象征着遥远和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媛介是明代的一位女诗人,她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细腻的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往往能蕴含丰富的情感层次。

创作背景:在秋日的场景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出她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秋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日的宁静与愁苦。诗人以“庭竹萧萧常对影”开篇,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庭院图景,竹子的轻声摇曳仿佛在与影子对话,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接着,她通过“罗衣香褪懒重熏”描绘女性的柔美与懒散,暗示着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失落。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将情感逐渐引入对燕子的愁苦与憎恨,表现出内心的烦乱与对自然的感受。特别是“秋雨欲来风未起”,表达了秋天即将来临的预兆,似乎暗指着一种即将到来的情感波动,揭示了诗人心中深藏的忧伤。

诗的结尾“碧山生远梦,新水涨平村”,则展现出一种远方的梦想与宁静的村庄意象,尽管内心有愁苦,但依然向往那份宁静与美好。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秋日的独特感受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庭竹萧萧常对影”:竹子轻轻摇曳,常常对着影子,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气氛。
  2. “捲帘幽草初分”:卷起帘子,幽静的草地刚刚露出,暗示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3. “罗衣香褪懒重熏”:衣服的香气渐渐淡去,懒得再重熏,表现一种对往昔美好的怀念。
  4. “有愁憎语燕,无事数归云”:表达对燕子叙述的厌烦,内心的愁苦与孤独。
  5. “秋雨欲来风未起”:秋天的雨即将降临,风尚未吹起,暗示着即将到来的情感波动。
  6. “芭蕉深掩重门”:芭蕉深深掩映着厚重的门,揭示一种封闭的内心世界。
  7. “海棠无语伴销魂”:海棠花无言,伴随心灵的销魂之感,表现孤独的情感。
  8. “碧山生远梦,新水涨平村”:碧山中生出远方的梦,新水涨起平静的村庄,表现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棠无语伴销魂”,把海棠花的静默比喻为心灵的忧伤。
  • 拟人:如“庭竹萧萧常对影”,赋予竹子以人的特征,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如“碧山生远梦,新水涨平村”,对仗工整,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日的感慨,透过秋天的景象,展现了内心的孤独、愁苦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宁静的向往,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沉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庭竹:象征宁静与孤独。
  • 幽草:隐喻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柔和。
  • 罗衣:代表柔美与女性的气质。
  • 燕子:象征着自由与憧憬,但在诗中却引发了愁苦。
  • 秋雨:预示着变化与情感的波动。
  • 海棠:象征美丽与忧伤。
  • 碧山:代表远方的梦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庭竹萧萧常对影”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激动
  2. “罗衣香褪懒重熏”中的“重熏”指的是什么?

    • A. 再次熏香
    • B. 增加香气
    • C. 完全失去香气
  3. 整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对秋天的欢愉
    • B. 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 C. 对春天的向往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 宋之问的《渡汉江》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媛介的《临江仙·秋日》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首诗都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悟与内心世界的抒发,但黄媛介更侧重于秋日的孤独与愁苦,而李白则表现出对月光的欢愉与饮酒的洒脱。

参考资料:

  • 《明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分析》

相关查询

青县道中同于明府 君臣冢 黄稹宅 沁园春(寿游侍郎) 次韵答吴仲山 春望 春日从伯氏领子侄郊行 楚东岁暮 除夜 除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鳞半甲 绿柱石 寒欠 耒字旁的字 一言可辟 折文旁的字 退修 百爪挠心 包含颉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慑的词语有哪些 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鳥字旁的字 贞宗 牙字旁的字 凤开头的成语 神人共愤 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欺善怕恶 竖心旁的字 揭人之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