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促坐重燃绛蜡》

时间: 2025-05-01 01:43:26

诗句

促坐重燃绛蜡,香泉细泻银瓶。

一瓯月露照人明。

清真无俗韵,久淡似交清。

正味能销酒力,馀甘解助茶清。

琼浆一饮觉身轻。

蓝桥知不远,归卧对云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3:26

原文展示:

临江仙·促坐重燃绛蜡
作者: 佚名 〔宋代〕

促坐重燃绛蜡,香泉细泻银瓶。
一瓯月露照人明。清真无俗韵,
久淡似交清。正味能销酒力,
馀甘解助茶清。琼浆一饮觉身轻。
蓝桥知不远,归卧对云英。


白话文翻译:

促请大家坐下,重新点燃红蜡烛,
香气的泉水缓缓流入银色的瓶中。
一杯月光下的露水映照得人清晰明亮。
其韵清真,不带世俗的杂味,
长久以来淡泊就像与清风相交。
正如这美酒,能消散醉意,
余下的甘甜帮助茶汤更加清香。
饮下琼浆,感觉全身轻松无比。
蓝桥离得不远,归去卧于花丛中。


注释:

  • 促坐:催促大家坐下。
  • 绛蜡:红色的蜡烛。
  • 香泉:香气弥漫的泉水。
  • 银瓶:指用银制成的瓶子,形象地描绘出优雅的气氛。
  • 月露:月光下的露水,象征清澈与洁净。
  • 清真:纯净、真实。
  • 交清:与清风交融,象征清雅的交往。
  • 琼浆:美酒。
  • 蓝桥:指代一个地方,可能是诗人向往的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佚名,生活在宋代,具体身份不详。宋代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繁荣时期,诗词创作活跃,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温馨的聚会场景,表现了诗人对美酒、友谊和自然的热爱。它反映出宋代人们追求清雅、淡泊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通过描绘一个宁静而温馨的饮酒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全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开头两句描绘了重新点燃蜡烛和香泉流淌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静谧的氛围。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月露照人明”表达了清澈的感觉,和酒的清香相辅相成,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意境。诗中“正味能销酒力,馀甘解助茶清”表明了诗人对饮酒与饮茶的独特理解:酒的真正滋味在于它的醇厚,饮后反而帮助茶的清香更加突出。最后两句则带有一种归隐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淡泊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促坐重燃绛蜡:催促朋友们坐下,重新点燃蜡烛,营造气氛。
    • 香泉细泻银瓶:香泉流入银瓶,形象化了饮品的优雅。
    • 一瓯月露照人明:月光下的露水,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 清真无俗韵:表现了诗人对纯粹的欣赏。
    • 久淡似交清:表达了诗人与自然清风的深厚交情。
    • 正味能销酒力:强调酒的真正滋味。
    • 馀甘解助茶清:酒后余味帮助茶的清香。
    • 琼浆一饮觉身轻:饮下美酒,感到轻松自在。
    • 蓝桥知不远,归卧对云英:表达归隐自然的愿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琼浆”比喻美酒。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具有和谐美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现了对自然、友情和清雅生活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蜡烛:象征温暖和聚会的气氛。
  • 香泉:象征清新与优雅。
  • 月露:象征纯洁与明晰。
  • 蓝桥:象征心灵的归宿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绛蜡”指的是什么颜色的蜡烛?

    • A. 红色
    • B. 绿色
    • C. 白色
  2. “琼浆”在文中表示什么?

    • A. 美酒
    • B. 清水
    • C. 茶
  3. 诗人对待饮酒的态度是?

    • A. 迷醉
    • B. 悠然自得
    • C. 逃避现实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白和苏轼的饮酒诗都表现出对酒的热爱,但李白更偏向于豪放,而苏轼则更注重意境与情感的细腻展现。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各类关于宋代文学的研究论文与书籍。

相关查询

挽十尊长居士 赠赵碧眼相士 廷唱谢恩 游下竺园 王君猷花圃八绝·海棠城 弈棋有感 乙卯七月庚子魁祀礼成同舍诸新元相与宴拟鹿 雪中雪坡十忆 雪中雪坡十忆 雪中雪坡十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日字旁的字 徒水 子字旁的字 裕民足国 南极 心字底的字 风云之志 获结尾的成语 眼跳耳热 虚庭一步 人我是非 爻字旁的字 左行 作作有芒 克字旁的字 赏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