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4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49:34
抛却功名后。莽生涯惟凭诗酒。懒把文章传后世,只喜寻花问柳。又何论金章紫绶。醉里年华狂态在,看诸公触热人间走。杯在手,眉休皱。消尽英雄豪气否。想当时长辞簪笏,大开笑口。小谪须知蓬岛客,偶向红尘羁逗。应自笑烟霞痼久。只叹江淹才若此,抱云和未向王门奏。剩仙馆,桃如旧。
抛弃了功名后,漫无目的的生活仅靠诗酒度日。懒得把自己的文章传给后人,只想在花丛柳下游玩。又何必讨论那些金章紫绶呢?在醉酒中,年华的狂态依旧,看那些士人热衷于世俗的奔波。手中握着酒杯,不必皱眉头,是否已消尽了豪气?想当年我长久地辞去官职,心中常常大笑。小谪客应当知道蓬岛的客人,偶尔在红尘中逗留。应该自嘲自己在烟霞中沉浸已久。只叹江淹的才华竟然如此,抱着云彩却未曾向王门奏请。剩下的仙馆,桃花依旧如旧。
作者介绍: 俞庆曾(约1625-1700),清代诗人,出身士族,文人气质浓厚。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田园,情感细腻,常有自嘲和对世俗的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多感慨功名无用,追求精神寄托。诗中反映了对功名利禄的厌倦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金缕曲》是一首表现清代士人心态的诗作,诗人通过抛却功名与世俗的羁绊,展现出一种洒脱、随性的人生态度。诗中多次提到诗酒、寻花问柳,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不忘自嘲,揭示了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感慨。
诗的开头便直接表明了抛弃功名的决心,接着通过对酒与诗的描绘,渗透出一种轻松洒脱的情绪。尤其是“懒把文章传后世”,更是点明了不求留名于世的态度。紧接着,诗人用“金章紫绶”一词,不仅反映了对官场的无所谓,更加深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酒杯在手,眉头不皱,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诗人对江淹才华的叹息,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自身不被重用的无奈。结尾处的“剩仙馆,桃如旧”,更是以桃花的常青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坚持。
整首诗以轻松的口吻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充满了智慧与哲理,展现了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体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对自由安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态度,反映了清代士人的情感和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懒把文章传后世”表达了什么态度?
A. 渴望名利
B. 对后世无所依恋
C. 追求文学成就
D. 对历史感到惋惜
“杯在手,眉休皱”中的“眉休皱”意在表达:
A. 担忧和焦虑
B. 放松和愉悦
C. 忧愁和失落
D. 认真和严肃
“剩仙馆,桃如旧”中的“桃”象征着:
A. 美好与青春
B. 时光与流逝
C. 权力与地位
D. 记忆与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俞庆曾的《金缕曲》和李白的《将进酒》,前者更多的是对功名的反思与自嘲,而后者则是对豪情壮志的歌颂。两者均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但态度各有不同,反映了不同的人生阶段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