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5:29
残花(一作于邺诗)
作者: 韦庄 〔唐代〕
和烟和露雪离披,
金蕊红须尚满枝。
十日笙歌一宵梦,
苎萝因雨失西施。
这首诗描绘了残花的景象,烟雾和露水与雪交织,花瓣纷纷落下,金色的花蕊和红色的花须依然满枝头。十天的欢歌笑语只是一场梦,而苎萝因大雨而失去了美丽的西施。
韦庄(836年-910年),唐末五代时期的诗人,字子云,号清真,晚号云山。韦庄生于唐僖宗时期,曾任官职,但因政局动荡而多次失意。其诗风清丽,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感受,尤其以词作闻名。
《残花》创作于唐末,社会动荡,诗人经历了个人与国家的苦痛,作品常带有伤感和思考。此诗可看作对时光流逝与美好瞬间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残花》是一首充满感伤情绪的诗作,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的凋零与美好的瞬息即逝。开头两句“和烟和露雪离披,金蕊红须尚满枝”,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花的娇美与脆弱。烟、露、雪的交织暗示了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无常,而“金蕊红须尚满枝”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美好尚存的希望。
接下来的“十日笙歌一宵梦”则转向了对快乐时光的追忆,十天的欢声笑语化作一夜的梦境,突显了欢乐的短暂与虚幻。最后一句“苎萝因雨失西施”则用“西施”这一历史典故,暗喻美丽的逝去和失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爱情、时光流逝的感悟,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失落的惋惜。诗歌的意象鲜明,情感深邃,展现了韦庄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通过描绘花的凋零与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十日笙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的时光
B. 失落的回忆
C. 对未来的期待
“和烟和露雪离披”中的“雪”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冷静
B. 纯洁
C. 逝去的美好
诗人通过“苎萝因雨失西施”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的追求
B. 对失去的哀伤
C. 对未来的希望
韦庄《残花》与李清照《如梦令》相比,前者更侧重于对逝去美好的感慨,而后者则强调对爱情的怀念和渴望。两者均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女性的脆弱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