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9:01
咸通时代物情奢,
欢杀金张许史家。
破产竞留天上乐,
铸山争买洞中花。
诸郎宴罢银灯合,
仙子游回璧月斜。
人意似知今日事,
急催弦管送年华。
在咸通年间,世人生活奢华,
欢庆时光中,金张、许史等人却被杀。
即使破产,仍争取留住天上的乐趣,
铸造山花,争相购买洞中的花卉。
宴席结束后,银灯一同熄灭,
仙子归来时,明月斜挂在天空。
人们似乎已经知道今天的事情,
急忙催促乐器声响,送走这一年华。
韦庄(837年-910年),字子华,号梦得,唐代著名诗人。他以词和诗见长,作品多描写离愁别恨、人生感悟。他的诗风清丽,情感细腻,常被称为“词宗”。
《咸通》作于唐代咸通年间,当时社会繁华,却也暗藏着危机。诗中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奢华生活及对乐趣的追求,暗示了社会的浮华与背后的困境。
《咸通》是一首描绘唐代繁华与奢靡的诗。诗的开篇就直接点出“咸通时代物情奢”,通过对物质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当时人们在享乐与奢华中的沉迷。接着,诗人提到“欢杀金张许史家”,暗示了权贵之间的尔虞我诈,世人即使在欢庆之中,也难免被权力游戏所吞噬。
后半部分则转向宴席上的场景,“诸郎宴罢银灯合”,在短暂的欢愉后,灯光熄灭,象征着繁华的落幕。诗中“仙子游回璧月斜”则带有一种梦幻的色彩,描绘了美丽的女子与月光交相辉映的场景,给人一种凄美的感觉。最后两句似乎在感叹时光易逝,急催乐器声响送走年华,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层次的呈现,深刻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浮华与个人的感伤,给人以深思。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唐代社会的奢华与权力斗争,表达了对繁华背后人性与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感伤。
《咸通》所描绘的时代是哪个朝代?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的“银灯”象征什么?
A. 繁华的宴席
B. 经济的困境
C. 战争的残酷
“人意似知今日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感伤
C. 愤怒
韦庄的《咸通》与李白的《将进酒》同为描绘豪华宴饮的诗作,但李白更多强调的是对人生的豪放与及时行乐,而韦庄则在奢华中透出一丝忧伤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与主题思想上形成鲜明对比,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时代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