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4:11
喜迁莺 其四 相国出师
作者:梁清标 〔明代〕
云开宫扇。正授钺专征,香生春殿。
入媲萧曹,出兼方召,推毂玉阶亲遣。
王剪频阳再起,裴度怀西重见。
螺声里,早营屯细柳,阵名鹅鹳。
争羡。刁斗肃,老将临军,要使旌旗变。
半壁秦关,三章汉法,肯更逍遥河畔。
急雨已看洗甲,绝塞不闻传箭。
鹓行列,问何时饮至,麒麟高宴。
云层散开,宫殿的扇子打开了,正是授予将领征战的时刻,香气在春日的殿堂中飘散。
进入军中可以媲美萧曹(指名将),出征则兼任方召(指发号施令),亲自派遣将士到玉阶之上。
王剪频阳(王维与阳城)再次崛起,裴度(裴行俭)怀念西方的重任。
在螺声中,早已在细柳旁设营,阵型名为鹅鹳。
大家争相羡慕,战鼓声严肃,老将军临阵指挥,务要将旌旗转变。
半壁秦关(指边界),三章汉法(指法令),难道还想在逍遥河畔闲逛?
急雨已看洗净甲胄,绝塞之地不再听闻箭矢的传递。
鹓(美丽的鸟)在列,问何时才能开怀畅饮,麒麟(象征祥瑞)高宴盛筵。
作者介绍: 梁清标,明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情感细腻。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与历史背景。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征战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出征的盛况,表达了对将士们的期望与赞美,渴望国家富强与安定的情感。
《喜迁莺 其四 相国出师》是一首充满动感和豪情的词作。它通过描绘出征的场景,展现了士兵们的豪迈与壮志。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云开宫扇”、“急雨已看洗甲”,不仅展示了出征的气氛,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战争的复杂情感。诗句中提到的历史人物与典故,增强了作品的厚重感,使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深邃。
整首词以出征为核心,描述了权威的象征、将领的重任、士兵的勇气,以及战争的紧张气氛。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战争的期待,也流露出对和平的向往,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词更加深刻和引人思考。尤其是最后两句,通过“鹓行列”与“麒麟高宴”的对比,表达了士兵们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的抉择,展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是对出征将士的赞美,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通过战争的场景与士兵的心态,诗人传达了对国家强盛与安宁的渴望。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蕴含了诗人对国家、历史、士兵的深切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钺”代表什么?
“鹓行列”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裴度”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同样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但此诗更多地聚焦于个人的情感体验,而《喜迁莺 其四 相国出师》则是以国家大事为背景,展现集体的壮志豪情。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喜迁莺 其四 相国出师》的艺术魅力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