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0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05:49
喜迁莺 石濂和尚自粤东来梁园为余画小像作天女散花图词以谢之
作者:陈维崧 〔清代〕
月明珠馆。有帝释鬘陀,身云散满。
鲛国旌幢,鲎帆笳吹,万叠雪倾银溅。
装罢红棉粤峤,看足苍枫梁苑。
饶能事,尽微皴澹抹,黄深绛浅。
箧衍。有一卷。细腻凝脂,三尺松陵绢。
少不如人,师须为我,画出鬓丝禅板。
旁侍湘娥窈窕,下立天魔蹇产。
人间苦,怅碧桃花谢,洞天归晚。
在明亮的珠馆中,神明帝释的头饰上花云缭绕。
来自鲛国的旗帜、海螺和笛声,万叠雪花似的倾泻而下,银光闪烁。
装饰完毕的红棉袍在粤峤中,目光所及是苍翠的枫树和梁园。
真是美妙的事情,尽管是细微的笔触淡墨,颜色各异。
箱子里有一卷画,细腻如凝脂,三尺长的松陵绢。
不如人意的画作,师父必须为我画出那鬓发如丝的禅意。
旁边侍立的是温柔的湘娥,下方是天魔蹇产。
人间的苦楚,令人惆怅碧桃花已凋谢,洞天归来已是黄昏。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4-?), 字宗鲁,号白石,清代诗人,出生于浙东,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陈维崧在粤东游历期间,受到当地文化氛围的影响,尤其是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执着。他写此诗以感谢石濂和尚为他画的天女散花图,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开篇“月明珠馆”,即设定了一个清幽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描述中,诗人提到的“帝释鬘陀”与“鲛国旌幢”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而华丽的视觉效果,宛如置身于梦境之中。
诗中“万叠雪倾银溅”,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雪花飞舞的美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受。而“饶能事,尽微皴澹抹,黄深绛浅”则显示出诗人对绘画技艺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表达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期盼。
在后半部分,诗人以“湘娥”和“天魔蹇产”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意境,展现出一种人间与天界、现实与幻境的交融。最后一句“人间苦,怅碧桃花谢,洞天归晚”,则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惋惜。
整首诗通过灵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艺术、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深远的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艺术的美与人间的苦,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珠馆”象征什么?
诗中“万叠雪倾银溅”用来形容什么?
“湘娥”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