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2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3:32
栟桐结双根,皮附若毛氄。
乘秋一剪剥,碧叶始竦竦。
岂识山中木,终年自拥肿。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植物,栟桐,生长得非常茂盛。它的树根交错相连,树皮如同细毛一样覆盖在树干上。秋天来临时,叶子被一剪而剥,绿叶才开始轻轻颤动。它岂会知道山中还有其他的树木,反而一年四季都在独自茁壮成长。
韩维,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受到前人影响,同时又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是在观察自然界中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栟桐的生长,反映了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韧性。
这首诗以栟桐为题,生动地描绘了其生长的状态。诗的前两句通过形象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栟桐的根系交错和树皮的细腻,传达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气息。秋天的到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人用“一剪剥”来展现秋天的动作,似乎在暗示着生命的变化与无常。然而,尽管有外界的影响,栟桐依然坚持自己的生长,表现出一种孤傲与坚定。最后,诗人通过“岂识山中木”提出了栟桐的自我意识,强调它即便在茂盛的环境下,也始终保持自我的独特。
整首诗在意象上极为丰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人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孤独与坚持,展现了生命的韧性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栟桐的生长过程,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在面对孤独和环境变化时,依然保持自我、坚持生长的精神。
栟桐的根部是怎样的?
A. 单根
B. 双根
C. 无根
秋天的到来,栟桐的叶子有什么变化?
A. 凋零
B. 开花
C. 轻轻颤动
诗中提到栟桐“岂识山中木”,这表达了什么?
A. 栟桐的孤独
B. 栟桐的友好
C. 栟桐的懦弱
可以将韩维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对自然的观察与理解,而后者则表现出对人生的豪情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