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2:12
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作者: 李白
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
忘忧或假草,满院罗丛萱。
暝色湖上来,微雨飞南轩。
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
还惜诗酒别,深为江海言。
明朝广陵道,独忆此倾樽。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居住环境。绿水环绕着柴门,宛如传说中的桃花源。忘却烦恼的草木,院子里开满了萱草。傍晚时分,湖面上升起了淡淡的暮色,细雨轻轻飘落到南轩。老朋友宿在茅屋里,晚霞中鸟儿栖息在杨树上。临别之时,我依依不舍地回忆起与友人共饮诗酒的情景,感慨江海的浩渺。明天我将走上广陵的道路,但我会独自怀念这一倾樽的温馨时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以豪放洒脱、想象丰富、语言优美而闻名,作品多表现个性、自然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白与友人在南郭幽居相聚之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隐逸的田园生活,反映了诗人李白对宁静环境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惜。诗的开头,绿水环绕着柴门,与桃花源的美好意象相联系,给人一种恬静而悠然的感觉。接着,诗人用“忘忧”二字传达了对生活中烦恼的超脱,院子里繁盛的萱草象征着温暖和安宁。
随着夜色的降临,湖面上朦胧的景象与细雨的飘落,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夕阳下鸟儿栖息的场景,更是增添了一份宁静的氛围。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友人的惦念和对分别的惆怅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他感慨道:“还惜诗酒别”,表达了对那份欢聚时光的眷恋,体现了人际之间的真挚情谊。
李白在结尾提到“明朝广陵道”,显示了他对未来旅程的向往,同时又以“独忆此倾樽”收束,突显了他对友谊的珍重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情感的细腻与深沉,使得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思考。李白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安逸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桃花源”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理想的生活境地
C) 一座山
D) 一条河
诗中表现友情的句子是?
A) 绿水接柴门
B) 夕鸟栖杨园
C) 还惜诗酒别
D) 明朝广陵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