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6:1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6:19:04
瑶华 挠双成画像
作者: 龚自珍 〔清代〕
云英嫁了,弄玉归来,向翠楼琼户。
虚无万叠,试问取金阙西厢何处。
容华绝代,是王母前头人数。
看紫衣仙佩非耶,汉殿夜凉归去。
低鬟小按霓裳,唱月底仙声,记否亲遇。
霞宫侍宴,浑忘了听水听风前度。
天青海碧,也只合其中小住。
笑人间儿女聪明,倒写成双名字。
这首诗描述了云英和弄玉的情感故事,云英已经出嫁,弄玉则回到了她的住所。诗人感叹那虚无的美景,问金阙的西厢究竟何在。容颜绝色的人,正是在王母面前被人传颂。看那紫衣和仙佩,是否正是汉代的夜晚凉风中归去的女子。轻柔的鬟发轻轻拨弄霓裳,唱着那月下的仙音,你可还记得与我相遇的情景?在霞宫中侍宴,竟然忘记了听水听风的往事。天蓝海碧,似乎也只是适合在这小地方小住。真是笑看人间儿女的聪明,竟然把名字写成一对。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字凌云,号惺叟,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政治家。他是“晚清诗坛”的重要代表,擅长描绘情感与自然,作品富有个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对古代神话与美好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瑶华 挠双成画像》是一首充满了神话色彩的诗作,诗中通过云英和弄玉的故事,展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思考。诗的开头便用“云英嫁了,弄玉归来”引入,点明了两个仙女的不同命运,象征着人生的选择与无奈。接着,诗人用“虚无万叠”来形容那种不可捉摸的美好,似乎在感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诗中提到的“王母”与“紫衣仙佩”,则将主题引向更高的境界,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美。特别是“低鬟小按霓裳,唱月底仙声”的描写,增添了诗的梦幻色彩,展现了仙女的轻盈与优雅。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世俗情感的反思,尤其是最后一句“倒写成双名字”,更是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美好的珍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仙女的描绘,反映了对爱情、理想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的“云英”象征什么?
A. 理想的爱情
B. 现实的困境
C. 仙女的美丽
D. 时间的流逝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王母”是指长生不老的象征。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