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3:58
唐多令 匠中书怀
作者: 龚自珍
二十五长亭。垂杨照眼青。
付春风短梦零星。
斜倚雕鞍无气力,浑不似,俊游人。
春意太憨生。
春愁唤不醒。
负华年谁更怜卿。
惟有填词情思好,无恙也,此花身。
在二十五长亭中,垂杨的柳枝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青翠。
我把短暂的春风梦交付给零星的梦境。
斜靠在雕刻精美的鞍子上,感到无力,完全不像那英俊的游人。
春意让人感到太过憨厚。
春愁叫人无法唤醒。
在这华年岁月里,谁能更怜惜你呢?
唯有写词的情思才是美好,幸好这花的身影还在。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培之,号思庵,晚号香圃,清代诗人、思想家。他在文学上具有较高的成就,尤其以诗词闻名,风格独特,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
《唐多令·匠中书怀》写于清末,正值国势日衰之时。龚自珍对时代变迁感到忧虑,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短暂与春愁的感慨,反映了他对生命和青春的深刻思考。
《唐多令·匠中书怀》是一首表达春愁与人生感悟的词作,整个词调婉约,情感内敛。开篇以“二十五长亭”引入,设置了一个充满春意的环境,柳枝轻拂,带出一种温柔的气氛。然而,词人却在这个美好的春天中感受到深深的无力和忧愁,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与惋惜。“斜倚雕鞍无气力,浑不似,俊游人。”这句传达了词人因春愁而感到的无力与疲惫,似乎与外界的美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春愁唤不醒”则表明了内心的烦闷无法解脱。
最后几句“惟有填词情思好,无恙也,此花身。”则是对写词的寄托,尽管春愁难解,但仍然可以通过填词来抒发情感,这也是一种自我安慰与寻找希望的方式。整首词展现了龚自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体现了他的情感复杂与内心的矛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情景的欣赏,同时流露出对人生短暂与青春逝去的忧愁。词人通过对春愁的深刻描绘,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个人的情感寄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垂杨”指的是哪种植物?
填空题:诗中“春愁唤不醒”表现了词人对_____的无奈。
判断题: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