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1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19:31
花房飘谢怅淹留,落魄凄凉老故邱。
女已无家依草露,我来含恨吊芳洲。
香须粉翅销看尽,翠黛蛾眉怨未休。
一自南园春去后,丹青迢递隔朱楼。
花房里的花瓣飘落,让我依依不舍,
这片凄凉的故地让我感到无比悲伤。
她已无家可归,只能依偎在草露之中,
我带着惋惜之情,来到这芳洲凭吊。
香艳的花瓣和粉色的翅膀早已消逝,
那翠绿的眉黛依旧怨恨,未曾停歇。
自从南园的春天过去后,
那遥远的丹青画作隔绝了朱楼的情景。
作者介绍:卢德嘉(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表现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青春和无常人生的感慨。
《秋物十咏》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思念。首联“花房飘谢怅淹留”开篇即以凋零的花朵引入,暗喻青春易逝,而这种凋谢不仅是自然的现象,更象征着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落魄凄凉老故邱”,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女已无家依草露”一句,展现了对女性命运的同情,暗示着战乱和社会动荡带来的苦难。诗人“我来含恨吊芳洲”,不仅是一种怀念,更是一种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惋惜与哀伤。后两句描写了昔日的美好已不再,那“香须粉翅”和“翠黛蛾眉”已成追忆,情感愈发浓烈。
最后两句“一自南园春去后,丹青迢递隔朱楼”,则通过春去秋来的对比,强化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孤独,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失落。这首诗在意象上丰富,情感上真挚,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又有内心情感的倾诉,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花房飘谢”中的“谢”是什么意思?
A. 结实
B. 凋谢
C. 开放
D. 盛开
诗中提到的“翠黛蛾眉”指的是?
A. 花的颜色
B. 女性的美丽
C. 秋天的景象
D. 诗人的故乡
该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A. 自然的美
B. 逝去的青春
C. 战乱的历史
D. 家族的传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