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9:34
高楼乍度雁声初,节物惊人计已疏。
露下栖迟南岭月,风前冷落北来书。
长途矰缴看皆是,自古稻粱未有馀。
与尔凄清同世路,峰头何日不欷歔。
高楼上初听见大雁的叫声,节令的变化让人惊讶。
露水下栖息的南岭月亮显得迟缓,风中飘来的北方书信显得冷落。
长途跋涉的箭矢(猎物)都是如此,自古以来稻谷和粮食都不曾多余。
与你在这凄清的世界同行,山峰之上何时才能不再叹息。
卢德嘉(1641-1715),字公度,号澹庵,清代诗人,出生于江苏,生活在明清交替之际。他的诗风清丽,擅长描写自然和人情,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秋物十咏》是卢德嘉在清代秋季写的诗作,表达了他对秋天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反映了清代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离愁别绪。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诗人所感受到的孤寂与惆怅。开篇通过“高楼乍度雁声初”迅速引入秋天的氛围,大雁南飞的声音使人感受到季节的变迁,直接触动了诗人的情感。接着,诗人通过“露下栖迟南岭月,风前冷落北来书”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景象,月亮在露水下显得迟缓,北方的书信却因风而显得冷落,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和情感的疏离。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提到“长途矰缴看皆是,自古稻粱未有馀”,不仅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也表达了对物质丰盈的追求常常难以满足的感慨。最后两句“与尔凄清同世路,峰头何日不欷歔”则是对人生苦旅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感悟,仿佛在问: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何时才能不再叹息?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引子,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离别和孤独的深刻体验。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折射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反映了人在岁月更迭中的无奈与叹息。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北来书”主要象征什么?
“峰头何日不欷歔”中的“欷歔”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