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4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42:40
士女纷纷到八庄,
元宵三日正迎王。
乞糖乞米求多福,
一倍还须两倍偿。
在元宵节的三天里,士人和女子们纷纷来到八庄,热闹地迎接王公贵族。人们乞求糖果和米粮,以求得更多的福气,但所求的祝福往往需要以双倍的代价来偿还。
作者介绍:卢德嘉,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变迁的时代,作品常反映民间生活和节庆习俗,风格清新活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宵节期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节日的热情和对生活的期盼,同时也揭示了生活中的代价与付出。
《凤山竹枝词 其二》以生动的场景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氛围。诗中“士女纷纷”描绘了人们齐聚于八庄,展现出节日的欢庆气氛,令人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息。元宵节是团圆和庆祝的日子,诗人通过“正迎王”一词,暗示了节日的庄重与喜庆。
乞求糖米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倍偿”一词则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现实的思考:求福的背后必然有付出与代价。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欢庆之余,留给人们一种深思的余韵。
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诗人将节日的欢乐与生活的真实紧密结合,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特有的情感深度与社会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节日的欢庆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的代价与付出。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诗人提到乞求什么?
诗中提到的“倍偿”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