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7:45:10
原文展示:
踏莎行·梅压宫妆
陈德武 〔宋代〕
梅压宫妆,柳横眉黛。都将留得春光在。弄琴台上忽相逢,吹箫月下曾相待。海燕春归,江鸿秋迈。到头总是恩和爱。佳期约在白云间,一团和气春如海。
白话文翻译:
梅花压弯了宫妆,柳枝横斜如眉黛。这一切都为了留住春光。在弹琴的台上忽然相遇,曾在月下吹箫相待。海燕随着春天归来,江鸿随着秋天远行。最终总是恩爱的情感。美好的约会定在白云之间,一片和谐之气如同春海般广阔。
注释:
- 梅压宫妆:梅花盛开,压弯了宫女的装扮。
- 柳横眉黛:柳枝横斜,如同女子的眉黛。
- 弄琴台:弹琴的地方。
- 吹箫月下:在月光下吹箫。
- 海燕春归:海燕随着春天归来。
- 江鸿秋迈:江鸿随着秋天远行。
- 佳期:美好的约会。
- 白云间:比喻高远的地方。
- 一团和气:形容气氛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德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至今,显示出其文学才华。这首《踏莎行·梅压宫妆》描绘了一幅春日宫廷的景象,通过梅花、柳枝等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爱情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日宫廷中,诗人感受到自然之美和人情之暖,因而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爱情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宫廷为背景,通过梅花、柳枝等自然意象,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诗中“梅压宫妆,柳横眉黛”一句,既展现了春天的繁花似锦,又隐喻了女子的美丽。后文通过“弄琴台上忽相逢,吹箫月下曾相待”等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爱情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压宫妆,柳横眉黛”:描绘了春日宫廷中的梅花和柳枝,通过“压”和“横”两个动词,赋予了自然景物以动态美。
- “都将留得春光在”:表达了诗人希望留住春光的愿望。
- “弄琴台上忽相逢,吹箫月下曾相待”:通过“忽相逢”和“曾相待”两个动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海燕春归,江鸿秋迈”:通过海燕和江鸿的迁徙,象征了时间的流转。
- “到头总是恩和爱”: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坚定信念。
- “佳期约在白云间,一团和气春如海”:通过“白云间”和“春如海”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梅压宫妆”中的“压”字,比喻梅花盛开之盛。
- 拟人:如“柳横眉黛”中的“横”字,赋予柳枝以人的姿态。
- 对仗:如“海燕春归,江鸿秋迈”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珍惜美好时光和向往爱情。通过春日宫廷的自然景物和诗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
- 柳枝:象征着春天的柔美和生命的延续。
- 海燕:象征着春天的归来和时间的流转。
- 江鸿:象征着秋天的远行和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梅压宫妆”中的“压”字,比喻了什么?
A. 梅花盛开 B. 梅花凋谢 C. 梅花飘落
- 诗中“柳横眉黛”中的“横”字,赋予了柳枝什么特点?
A. 动态美 B. 静态美 C. 抽象美
- 诗中“佳期约在白云间”中的“白云间”比喻了什么?
A. 高远的地方 B. 低矮的地方 C. 平凡的地方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样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爱情的向往。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词对比:
- 陈德武的《踏莎行·梅压宫妆》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爱情的向往,但陈诗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苏诗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陈德武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宋代众多词人的作品,可以进行更广泛的诗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