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2:35
原文展示:
踏莎行·雾失南楼 陈德武 〔宋代〕
雾失南楼,云低东阁。枝头不见南飞鹊。姮娥何事太多情,今宵故误年时约。天易阴晴,人多哀乐。从来此事难凭度。匆匆又是隔年期,且烧银烛酬高酌。
白话文翻译:
雾气遮蔽了南楼,云层低垂在东阁。树枝上不见南飞的喜鹊。嫦娥为何如此多情,今夜故意错过了往年的约定。天气容易变化,人的情感也多变。这种事情从来都难以预测。匆匆又是一年过去,还是点燃银烛,举杯畅饮吧。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德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至今,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踏莎行·雾失南楼》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雾气弥漫的夜晚创作的,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雾气和云层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朦胧而寂静的夜晚。诗人通过“雾失南楼”和“云低东阁”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压抑和迷茫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枝头不见南飞鹊”,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中的“姮娥何事太多情”一句,以嫦娥的多情来比喻人生的多变和不可预测。最后,诗人以“且烧银烛酬高酌”作为结尾,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接受。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深刻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深刻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姮娥”指的是谁? A. 嫦娥 B. 织女 C. 西施 D. 王昭君 答案:A
诗中的“雾失南楼”和“云低东阁”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A. 明亮和欢乐 B. 朦胧和压抑 C. 清新和宁静 D. 热烈和激动 答案:B
诗中的“且烧银烛酬高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乐观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实的无奈 D. 对人生的迷茫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