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2:32
春愁
谢铎 〔明代〕
独上高楼望眼开,春愁无数逐人来。
官河二月冰初合,水国经年雁未回。
歧路关心妨斥堠,野田生事入蒿莱。
何须更问门前柳,深放黄金作酒杯。
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眼前的景象让我心情开阔,但春天的忧愁却无处不在。二月的官河上,冰层刚刚开始融化,而在这个水乡,候鸟已经多年未曾归来。关口的歧路让人心烦意乱,田野中又因杂事而纷扰。何必再去询问门前的柳树,我宁愿用黄金酿酒,痛快地饮上一杯。
谢铎,明代诗人,字子文,号雪山。其人性情豪放,擅长诗文,有“江南才子”之称。谢铎的诗歌语言清新、意象生动,常以自然景物表达情感。其作品多反映个人遭遇与社会时事,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春愁》创作于明代,正值江南春暖花开之际,诗人因身处高楼,目睹春景,却因内心的忧愁而感到无奈。此时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情冷暖的感悟在诗中得以体现。
《春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和孤独。开头“独上高楼望眼开”一句,既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也暗示了他孤独的心境。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春愁无数”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迷惘与惆怅。
“官河二月冰初合,水国经年雁未回”,诗人用官河的冰融和候鸟不归的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候鸟的缺席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也象征了诗人对离别与失去的惆怅。
接下来的“歧路关心妨斥堠,野田生事入蒿莱”,诗人将心中烦恼与自然界的纷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生活中的不顺与困惑。诗的最后一句“何须更问门前柳,深放黄金作酒杯”则带有一种自嘲与放纵,诗人似乎在逃避现实,通过饮酒来麻痹自己,逃避内心的春愁。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非常成功,借助春天的景色,层层递进,展示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通过对春愁的描绘,谢铎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反映了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失去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春愁的渲染,传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敏感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中“高楼”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春愁无数逐人来”中的“春愁”指的是什么?
诗人最后一句“深放黄金作酒杯”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春天的不同解读,进一步丰富了对春天情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