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衰感》

时间: 2025-04-27 03:46:21

诗句

秋色遍华颠,真成私自怜。

身慵宁复事,秋早不依年。

作吏惟思隐,从僧寖悟禅。

支离果如此,只称据梧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46:21

原文展示:

衰感 宋祁 〔宋代〕 秋色遍华颠,真成私自怜。 身慵宁复事,秋早不依年。 作吏惟思隐,从僧寖悟禅。 支离果如此,只称据梧眠。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秋天的景色遍布我的头顶,我真正地为自己感到悲哀。身体懒惰,不再关心事务,秋天早早地到来,不再依循往年的规律。作为一个官员,我只想隐退,跟随僧人渐渐领悟禅理。如果生活如此支离破碎,那么我只能适合靠着梧桐树睡觉。

注释:

字词注释:

  • 华颠:指头顶,这里比喻年老。
  • 私自怜:自己为自己感到悲哀。
  • 身慵:身体懒惰。
  • 宁复事:不再关心事务。
  • 寖悟禅:渐渐领悟禅理。
  • 支离:破碎,不完整。
  • 据梧眠:靠着梧桐树睡觉。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表达作者对衰老和隐逸生活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作于晚年,表达了对衰老和隐逸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晚年,感受到身体衰老和世事无常的情况下所作,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色和个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衰老和隐逸生活的深刻感慨。诗中“秋色遍华颠”一句,以秋色比喻衰老,形象生动。“身慵宁复事”和“作吏惟思隐”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展现了作者晚年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色遍华颠”:以秋色比喻衰老,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衰老的感受。
  2. “真成私自怜”:直接表达作者对自己的悲哀。
  3. “身慵宁复事”: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厌倦。
  4. “秋早不依年”:以秋天的早到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作者对时间的感慨。
  5. “作吏惟思隐”: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6. “从僧寖悟禅”:表达了作者对禅理的追求。
  7. “支离果如此”:以支离破碎的生活比喻作者的现状。
  8. “只称据梧眠”: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色遍华颠”以秋色比喻衰老。
  • 拟人:如“秋早不依年”将秋天拟人化,表达时间的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衰老和隐逸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色:比喻衰老。
  • 华颠:比喻年老。
  • 身慵:比喻懒惰。
  • 秋早:比喻时间的流逝。
  • 支离:比喻破碎的生活。
  • 梧眠:比喻简单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秋色遍华颠”一句,以什么比喻衰老? A. 秋色 B. 华颠 C. 身慵 D. 秋早 答案:A

  2. 诗中“作吏惟思隐”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现实生活的厌倦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衰老的悲哀 D. 对时间的感慨 答案:B

  3. 诗中“从僧寖悟禅”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追求? A. 隐逸生活 B. 禅理 C. 简单生活 D. 现实生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与宋祁的《衰感》都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而宋祁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衰老和现实生活的厌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宋祁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城南县尉水亭得长字 和陶己酉岁九月九日 虞美人 刘贡父见余歌词数首以诗见戏聊次其韵 浣溪沙 观子玉郎中草圣 浣溪沙(九月九日二首) 章质夫寄惠崔徽真 观台 和孔密州五绝 春步西园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見字旁的字 收买人心 升炼 随意一瞥 四点底的字 色字旁的字 羽鳞 怫郁 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另行高就 非意相干 尸字头的字 黍字旁的字 小遗 水怪 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酒酣耳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