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子文探梅水西,春已深,犹未开。水西,》

时间: 2025-07-26 19:33:08

诗句

孤山山下小斜桥,客魂曾共暗香飘。

五年不踏西湖路,想见黄昏清浅处。

如今憔悴古江干,岂有幽芳伴倚栏。

腊尽雪残春不至,坐令愁里眼长寒。

霜棱未贷千林槁,门外风饕人欲倒。

斟酌芳心正怯寒,有情真被无情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33:08

原文展示

《次韵子文探梅水西,春已深,犹未开。水西》

孤山山下小斜桥,
客魂曾共暗香飘。
五年不踏西湖路,
想见黄昏清浅处。
如今憔悴古江干,
岂有幽芳伴倚栏。
腊尽雪残春不至,
坐令愁里眼长寒。
霜棱未贷千林槁,
门外风饕人欲倒。
斟酌芳心正怯寒,
有情真被无情恼。

白话文翻译

在孤山下的小斜桥旁,我曾与友人共享梅花的暗香。五年来我未曾踏上西湖的路,想必在黄昏时分那清浅的水边。如今我已憔悴得如同古老的江边,哪里还有幽香伴我倚栏。腊月已尽,雪虽残留,但春天却依然没有到来,惹得我愁苦的眼神在寒冷中无尽凝望。霜雪覆盖的千林难以复苏,门外的风似乎要将人吹倒。我心中对芳香的期盼正因寒冷而犹豫,有情之人竟被无情所困扰。

注释

  • “孤山”:指的是西湖的孤山,是杭州著名的风景名胜。
  • “小斜桥”:指的是桥的形状和位置,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暗香飘”:形容梅花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
  • “黄昏清浅处”:描绘了黄昏时光,水面清澈的景象。
  • “腊尽雪残”:指岁末腊月结束,仍有雪残留,但春天尚未到来。
  • “愁里眼长寒”:形容因愁苦而感到寒冷,情感的强烈。

典故解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常用来表达士人的志向与情感。梅花在寒冬中开花,被视为不屈不挠的象征。
  • 西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笔下的重要意象,代表了美丽的自然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如圭,晚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游历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范成大游历西湖之时,正值春季,梅花尚未盛开,作者因思念梅花而感到愁苦,表达了对美景的向往与内心的孤独。

诗歌鉴赏

本诗以“梅”入题,开篇即描绘孤山下的小斜桥,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期待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他内心的孤寂与惆怅。虽然身处美丽的西湖,但因五年未曾回归,诗人感到与自然的隔绝,思念与愁苦交织在一起。诗中“腊尽雪残春不至”一句,既是对春天迟迟不来的失望,也是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期待。最后两句“斟酌芳心正怯寒,有情真被无情恼”,更是将这种内心的纠结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对爱的渴望,又感到被现实所困扰,形成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山山下小斜桥”:设置了一个静谧的场景,突显了诗人的孤独感。
  2. “客魂曾共暗香飘”:回忆与友人共赏梅花的美好时光,暗香幽幽,令人神往。
  3. “五年不踏西湖路”:表明长时间未曾归来,增加了情感的沉重。
  4. “想见黄昏清浅处”:展现出对美好景象的向往,黄昏的意象更增添了诗意。
  5. “如今憔悴古江干”: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已不复往日的风采。
  6. “岂有幽芳伴倚栏”: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形成强烈对比。
  7. “腊尽雪残春不至”:表达对春天迟迟不来的失望。
  8. “坐令愁里眼长寒”:愁苦让人感到寒冷,心灵的孤寂得以体现。
  9. “霜棱未贷千林槁”:描绘冬天的凋零,象征生命的无常。
  10. “门外风饕人欲倒”:外界的风寒加重了内心的无奈与脆弱。
  11. “斟酌芳心正怯寒”: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内心却因寒冷而犹豫。
  12. “有情真被无情恼”:表明内心的苦恼,感情的纠结。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客魂”“幽芳”等词语,寓意深远。
  • 拟人:如“门外风饕”,给自然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意象的表现力。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梅花的期待与对春天的渴望,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体现出一种对生命、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高洁,代表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西湖:代表了美的自然景观,寄托着诗人对往昔的追忆。
  • :象征着孤独与愁苦,增强了作品的情感张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
    B. 杭州
    C. 西安
    D. 南京

  2. 诗人对梅花的态度是: A. 期待
    B. 失望
    C. 忽视
    D. 恐惧

  3. “腊尽雪残春不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快乐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1. B. 杭州
  2. A. 期待
  3. A. 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清照《如梦令》
  2.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王安石《泊船瓜洲》

诗词对比

  • 范成大《次韵子文探梅水西,春已深,犹未开。水西》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美好景象的向往,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而范成大则更强调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魅力与技巧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游 春游虎丘 春游小诗 参观闵行新城 春游 其二 春游望仙谷 春游曲 春游司直城西鸬鹚谿别业 春游篇 春游二首 其二 春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德望 阜字旁的字 欲盖名彰 绞丝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捃刀 自字旁的字 顺风使舵 塞北江南 不差毫发 挠抗 空言虚辞 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肀字旁的字 伪朝 表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