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楼》

时间: 2025-05-06 02:04:09

诗句

突兀楼居倚碧空,松江西畔太湖中。

天垂十二阑干角,月满三千世界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4:09

原文展示:

突兀楼居倚碧空,
松江西畔太湖中。
天垂十二阑干角,
月满三千世界中。

白话文翻译:

这座高耸的楼阁倚靠着碧蓝的天空,坐落在松江的西边,太湖之中。天空中挂着十二根栏杆的角,圆月照耀着三千个世界。

注释:

  • 突兀:高耸、显著的样子。
  • :依靠、靠着。
  • 碧空:指的是湛蓝的天空。
  • 松江:位于中国江苏省的地名。
  • 太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江苏和浙江省之间。
  • 天垂:天际低垂。
  • 阑干:栏杆,指楼阁的围栏。
  • :此处指栏杆的尖角。
  • 月满:圆月高悬的状态。
  • 三千世界:形容世界的广阔,可能引申为宇宙的浩瀚。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月满三千世界”可以引申为对宇宙的尊重与赞美,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牥,字子美,号涧斋,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浙江,擅长诗词,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潘牥生活在宋代,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诗人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诗歌以自然景物为主,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楼》通过描绘楼阁与自然景观的相互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开头两句“突兀楼居倚碧空,松江西畔太湖中”,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一幅高楼矗立于碧空之下的美丽画面,展现出楼阁的高耸与周围自然景观的和谐。接下来的两句“天垂十二阑干角,月满三千世界中”则通过天际的栏杆和皎洁的明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辽阔的空间感。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与感悟,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突兀楼居倚碧空”:楼阁高耸,仿佛要与天空相接,体现出一种傲然独立的气势。
    • “松江西畔太湖中”:具体地点的描写,展现出自然景观的美丽与诗人的归属感。
    • “天垂十二阑干角”:天际的栏杆似乎在低垂,象征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月满三千世界中”:明月高悬,照耀着广袤的世界,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的敬畏与思考。
  • 修辞手法:诗中采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天垂”和“月满”的对仗使得意象更加鲜明。

  • 主题思想:整首诗意在表达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悟,体现出诗人对宇宙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人类的创造力与精神追求。
  • 碧空:象征着广阔与自由。
  • 太湖:代表着自然的浩瀚与生命的源泉。
  • :象征着宁静、明亮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突兀楼”主要表现了什么特点?
    A. 高耸
    B. 矮小
    C. 破旧

  2. “月满三千世界中”中的“月”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宁静
    C. 愤怒

  3. 本诗的创作背景是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但更强调动感与瞬间的美丽。
  • 杜甫的《登高》:通过高处的视角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鉴赏与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述悲 中庭纳凉二首 其二 自嘲 失调名 出游 闲咏 记梦 病小减复作三首 其三 江上散步寻梅偶得三绝句 对酒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应求 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士马精强 协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而字旁的字 合匝 耸壑凌霄 里字旁的字 京解之才 靣字旁的字 包含嫌的词语有哪些 赤籍 昃景 白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仪态万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