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1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16:00
偷得湖斋半日闲,有梅此地即孤山。
瘦边似我腰全沈,白处怜渠鬓亦潘。
惟有竹君同所好,岂容蝶使戏其间。
调羹莫作儿童语,老眼相看在岁寒。
我在湖边的书斋偷得半日的闲暇,
此地有梅花,宛如孤山一般。
我瘦弱的身影仿佛与这梅花相映,
白色的花瓣令人怜惜,像我白发的鬓边。
唯有竹子与我分享这份喜好,
怎能让蝴蝶在花间嬉戏呢?
调羹可别用来当儿童的玩具,
我们老眼相看,正值寒冬。
潘牥,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哲理思考。潘牥一生追求简朴,崇尚自然,常在诗中流露出对孤独和高洁的向往。
此诗写作于一个闲适的午后,诗人享受着湖边的宁静,感受着梅花的孤傲与竹子的清高,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梅花》是潘牥的一首极具情感和意境的诗作。诗中,作者在湖边的书斋中,偷得半日悠闲,借梅花的独立与清高,映射出自己内心的孤傲和淡泊。诗的前两句通过描绘梅花与孤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雅的氛围,令人心驰神往。
接着,作者以“瘦边似我腰全沈”自嘲,表现出对自身形象的无奈与对生命的感慨。同时,白梅的清丽与作者的白发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深度和层次。接下来的“惟有竹君同所好”则表达了与竹子相知相惜的情感,竹子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是作者心灵的寄托。
最后,诗人以“调羹莫作儿童语”结束,意在提醒人们要严肃对待生活,而不是沉迷于玩乐之中。这种严谨的态度与诗的整体情感基调相辅相成,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通过梅花与竹子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清高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深刻思索。在艰苦的岁寒中,诗人以梅花和竹子为友,寻找心灵的慰藉,体现出一种独立而坚定的生活态度。
诗中“偷得湖斋半日闲”指的是什么?
“白处怜渠鬓亦潘”中的“潘”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调羹”用来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