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寒林石屏》

时间: 2025-04-30 01:46:53

诗句

草堂无物伴身闲,惟有屏风枕簟间。

本向他山求得石,却于石上看他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46:53

诗词名称: 寒林石屏

作者: 无闷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草堂无物伴身闲,
惟有屏风枕簟间。
本向他山求得石,
却于石上看他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静的草堂,诗人独自闲坐,身边没有任何陪伴,只有屏风和床榻。诗人原本想要从远处的山中取来一块石头,没想到却是在这块石头上看到了更远的山景。


注释:

  • 草堂:指的是简陋的草屋。
  • 屏风:一种用来隔断空间的家具,通常用于遮挡视线。
  • 枕簟:枕头和床垫的合称,表示休息的地方。
  • 他山:指的是远处的山,这里用来比喻远方的事物或理想。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他山”,可以引申为更高的追求或理想,古代文人常用此类意象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无闷,生平不详,可能是唐代的一位隐居诗人,作品多描绘自然与内心的宁静,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感悟,表达了他对静谧生活的享受,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寒林石屏》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起初,草堂的清幽与简陋,反映出诗人对物质的淡泊态度;而屏风则象征着一种生活的隐逸,赋予了空间以私人感受。诗的后两句更为深邃,诗人从“他山”中求得的石头,表面上看似在追求物质的存在,实则暗示着对更高理想的追求。最终他却发现,真正的境界在于内心的感悟,反而在石上看见了更远的山,意味着领悟到更深的道理。整首诗意境优美,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草堂无物伴身闲”:描绘出诗人独自一人,身边没有任何物品,显得十分悠闲。
    • 第二联“惟有屏风枕簟间”:进一步强调环境的清寂,唯有屏风和床垫相伴,凸显孤独的宁静。
    • 第三联“本向他山求得石”:表达了诗人对他山石头的向往,似乎是在追求某种理想。
    • 第四联“却于石上看他山”:揭示了诗人发现真正的理想并不在远方,而是在此时此地的顿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草堂无物”与“惟有屏风”,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石头代表理想与追求,山则象征着更高的境界。
  • 主题思想:这首诗探讨了内心的宁静与追求理想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内心的感悟比外在的追求更为重要。


意象分析:

  • 草堂:象征自然与宁静的生活。
  • 屏风:隐喻个人的空间和内心的私密。
  • 石头:代表追求与理想。
  • 他山:象征着遥远的理想与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草堂”指的是什么?

    • A. 豪华的建筑
    • B. 简陋的草屋
    • C. 大城市
    • D. 花园
  2. 诗人原本想要从哪里寻找石头?

    • A. 自己的家
    • B. 他山
    • C. 河边
    • D. 森林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较,两首诗都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但《寒林石屏》更强调内心的哲理,而《鹿柴》则表现出对自然美的直接感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诉衷情令 诉衷情 小妓 诉衷情 郊游所遇 诉衷情 诉衷情 其三 诉衷情·为艺风题双红豆图 诉衷情·即事 诉衷情 其七 诉衷情·英公清列出尘缘 诉衷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徐向前 殚心积虑 高飞远走 鸟惊鱼骇 帷宫 诗什 草字头的字 宦程 卖光儿 十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包含操的成语 骨字旁的字 包含换的词语有哪些 吉光片裘 优柔无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