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问讯竹溪二首》

时间: 2025-05-02 10:41:12

诗句

几度书来说乞身,果然跳出软红尘。

推黄粱枕了无梦,对紫薇花他有人。

杜老诗犹怀主相,瞿昙法贵等冤亲。

竹君樗叟俱强健,天遣相从寂寞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1:12

原文展示:

问讯竹溪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几度书来说乞身,果然跳出软红尘。
推黄粱枕了无梦,对紫薇花他有人。
杜老诗犹怀主相,瞿昙法贵等冤亲。
竹君樗叟俱强健,天遣相从寂寞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追求和对红尘纷扰的逃避。几次书信中表达了想要脱离世俗的愿望,最终真的超脱了世俗的束缚。推开那梦幻的黄粱枕头,便再无梦境。而在紫薇花下,依旧有他人相伴。杜甫的诗仍然怀念着往日的朋友,释迦牟尼的法则使得众生有情。竹君和樗叟都是强健的隐士,天命使他们在这寂寞的地方相伴。


注释:

字词注释:

  • 乞身:请求脱身,隐退。
  • 红尘:指世俗的繁华与纷扰。
  • 黄粱:比喻虚幻的梦境,出自《庄子》。
  • 紫薇花:象征美好和繁华,常用于抒情。
  • 杜老: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 瞿昙: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
  • 竹君樗叟:隐士,指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和嵇康等人。
  • 寂寞滨:指孤独的岸边,寓意隐居生活的清寂。

典故解析:

  • 黄粱梦:出自《庄子》,用以形容虚幻的理想与追求。
  • 杜甫:代表了士人的理想与困境,常常怀念旧友。
  • 竹林七贤:指魏晋时期一群隐士,追求自由与个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静庵,宋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高远的思想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之际,反映了诗人对纷扰世事的逃避之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借用竹溪的意象,表达了与友人隐居的理想。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问讯竹溪二首》通过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反思与感悟。开篇提到“几度书来说乞身”,既表达了诗人多次向友人诉说自己想要隐退之心,也展现了他对尘世纷扰的不满。接着“果然跳出软红尘”,则是对这一愿望的实现,跳出红尘意味着超脱了世俗的束缚,步入了理想的隐逸生活。

而“推黄粱枕了无梦”,用黄粱梦的典故,强调了世事如梦的哲理,暗示了人生的虚幻与无常。再到“对紫薇花他有人”,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传递了一种人际关系的温暖,尽管隐居,但并不孤单。

诗中接着引入了杜甫和释迦牟尼,表现了对历史诗人和哲学思想的怀念,体现了诗人与前人的精神联系。“竹君樗叟俱强健”,则是对隐士生活的赞美,竹和樗都是自然的象征,代表着自由与独立的思想。最后一句“天遣相从寂寞滨”,则强调了命运的安排与隐士之间的相互陪伴,尽管生活寂寞,但有志同道合之人相伴,显得格外珍贵。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世事的深刻思考。通过自然意象与历史典故的结合,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思索的画面,给人以启迪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几度书来说乞身:多次写信向友人请求隐退,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疲惫。
  2. 果然跳出软红尘:最终成功地超脱了尘世的纷扰,获得了自由。
  3. 推黄粱枕了无梦:放下虚幻的梦境,追求真实的生活。
  4. 对紫薇花他有人:在美好的自然中仍有人相伴,寓意着人际关系的温暖。
  5. 杜老诗犹怀主相:杜甫的诗中仍然怀念着昔日的友人,传递了对友谊的珍视。
  6. 瞿昙法贵等冤亲:释迦牟尼的教义使得众生有情,强调了因缘法则。
  7. 竹君樗叟俱强健:竹君与樗叟都是健康有为的隐士,象征着自由与独立。
  8. 天遣相从寂寞滨:命运使他们在这孤寂的地方相伴,突显出隐士间的情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梦境,强调其虚幻性。
  • 对仗:如“竹君”与“樗叟”,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自然意象与历史典故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谊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溪:象征清幽、宁静的隐居环境。
  • 紫薇花:代表美好与人际关系的温暖。
  • 黄粱梦:象征虚幻与人生的无常。
  • 杜老与瞿昙:历史人物的引入,彰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乞身”指的是什么?
    A. 请求隐退
    B. 请求财富
    C. 请求名声

  2. “黄粱梦”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真实的生活
    B. 虚幻与无常
    C. 朋友之间的友情

  3. 诗中提到的“竹君樗叟”代表什么?
    A. 诗人
    B. 隐士
    C. 政客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隐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 陶渊明《桃花源记》:表现对理想社会与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王维:两位诗人都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刘克庄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统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4.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还阙首途,寄精舍亲友 答崔都水 游南斋 游灵岩寺 感事 听江笛送陆侍御(同丘员外赋题) 咏琥珀 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 朝请后还邑,寄诸友生 郡内闲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列土分茅 鼻字旁的字 乐天安命 贷施 会逢其适 包含幽的词语有哪些 兔苑 皿字底的字 畎夷 同业相仇 人字头的字 反文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深情故剑 金叶子格 敢则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