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1:56
作者:辛弃疾 〔宋代〕
道人元是,道家风来作烟霞中物。
翠幰裁犀遮不定,红透玲珑油壁。
借得春工,惹将秋露,薰做江梅雪。
我评花谱,便应推此为杰。
憔悴何处芳枝,十郎手种,看明年花发。
坐对空香色界,不怕西风起灭。
别驾风流,多情更要,簪满姮娥发。
等闲折尽,玉斧重倩修月。
道士本来就是道家风格的,在烟霞之间游荡。
翠绿的轻纱遮挡着不确定的事情,红色的花瓣透出玲珑的光泽。
借着春天的工艺,惹来秋天的露水,熏制成江梅的雪白。
我评估花的谱系,应该将其推举为杰出之作。
憔悴的芳枝在哪里呢?十郎亲手种下的,明年看花开。
坐在空旷的香气和色彩之间,不怕西风来去。
别驾风流的人,更加多情,簪满了嫦娥的发。
轻易折尽的,玉斧又何妨重修月亮。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是南宋著名的词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词作大多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对仗工整,风格豪放而又细腻。
创作背景:
《念奴娇》是辛弃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诗中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时局的忧虑。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花卉,隐喻个人的理想与追求。
《念奴娇》是一首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展现内心情感的词作。辛弃疾以道教文化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烟霞缭绕的图景,展现了道士的潇洒与恬淡。词中提到的翠幰、红透的油壁以及江梅雪,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美好的向往。特别是在“憔悴何处芳枝”一句中,作者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面对西风的变化时,作者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理解与超然的心态。最后以嫦娥润饰全篇,显示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憧憬,让整首词充满了哲思和情感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和道教思想,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展现了辛弃疾的豪放与细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道人”主要指什么?
诗中“春工”与“秋露”分别象征什么?
“别驾风流”是指什么样的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