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3:50
点绛唇(惠山夜月赠鼓琴者,时作流水弄)
作者:毛滂 〔宋代〕
弄绣岭横秋,
玉螭吹暑迎凉气。
碧崖流水,
流入春葱指。
半倚朱弦,
微连环珥。
通深意,
月明风细,
分付知音耳。
在秋天的绣岭上,微风轻轻地吹来,仿佛是玉龙在送走炎热,迎接凉爽的气息。碧绿的山崖上,流水缓缓流淌,似乎流入了春天的葱茏指尖。我半倚着红色的琴弦,耳边微微挂着环形耳饰,心中传达着深意。明月照耀着,微风轻拂,只愿把这份情感倾诉给知音。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音乐和友谊的重视,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细腻感受的追求。
毛滂,字子华,号白水,宋代词人,曾任职于朝廷,后因政治原因退隐。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此诗创作于惠山的一个夜晚,诗人与友人共赏月光,吟唱琴曲,表达了对音乐与知音的珍视,体现了宋代士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哲学。
这首《点绛唇》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音乐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秋夜自然美的感悟与对知音的思念。开篇便用“弄绣岭横秋”引入,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接着用“玉螭吹暑迎凉气”描绘了凉风扑面的舒适。诗中对“碧崖流水”的描写,象征着源源不断的情感流淌,似乎在表达对知音的深情厚谊。
“半倚朱弦,微连环珥”则展现了诗人轻松而优雅的姿态,传达出一种闲适的心境。最后的“月明风细,分付知音耳”则将整个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月光与微风形成的氛围,让人与知音之间的情感愈发深厚。整首诗在音乐与自然的交融中,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情的思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知音的深情怀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感悟。
诗中“弄绣岭”指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碧崖流水”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悟?
A. 生活的烦恼
B. 友谊的深厚
C. 时间的流逝
D. 音乐的美好
“月明风细”中,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是什么?
A. 喧闹的场景
B. 宁静的夜晚
C. 烦躁的情绪
D. 复杂的人际关系
《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感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水调歌头》: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点绛唇》中对知音的情感有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