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8:05
晓出响应山过静林道中奉寄琳老
作者:毛滂
晓色开霜坂,饥乌啄麦畦。
山腰余雪瘦,天面冷云低。
寒意梅花北,禅心柏子西。
窗前借残月,照我度前溪。
清晨的阳光照亮了霜冻的小坡,饥饿的乌鸦啄食着麦田。
山腰的雪已经稀薄,天空低垂着冷冷的云彩。
寒意从北方的梅花传来,禅意从西方的柏树飘荡。
我在窗前借着残月的光,照亮我走过的小溪。
作者介绍:毛滂,字子华,号山人,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常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晨,诗人经过山间的小路,目睹了初冬的景象,寄情于自然,同时寄托对好友琳老的思念。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禅意。
《晓出响应山过静林道中奉寄琳老》是毛滂的一首清新脱俗的自然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清晨的山林景象。首句“晓色开霜坂”将清晨的阳光与霜冻的小坡结合,传达出一种清新与寒冷并存的感觉。紧接着的“饥乌啄麦畦”,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渴望和求生的本能。
诗中通过对山雪与低云的描写,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寒冷的氛围,结合“寒意梅花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更暗示了坚韧与孤独。最后两句“窗前借残月,照我度前溪”,通过“残月”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旅途的思考。在这首诗中,毛滂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传达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与自然的和谐美妙结合,使人深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描写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寒意梅花北”中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A. 温暖
B. 高洁与坚韧
C. 富贵
D. 哀伤
诗中用来形容天空的词是?
A. 明亮
B. 低云
C. 晴空
D. 雨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毛滂的《晓出响应山过静林道中奉寄琳老》与王维的《鹿柴》均以自然景色为主题,但毛滂的诗更侧重于寒冷中的生命与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人情怀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