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上散步寻梅偶得三绝句》

时间: 2025-05-06 02:24:49

诗句

小南门外野人家,短短疏篱练白沙。

红稻不须鹦鹉啄,清霜催放两三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4:49

原文展示:

小南门外野人家,短短疏篱练白沙。
红稻不须鹦鹉啄,清霜催放两三花。

白话文翻译:

在小南门外,有一户乡间人家,院子里短短的篱笆旁铺满了白沙。
红稻无需鹦鹉来啄食,清晨的霜冻催促着梅花绽放,开出两三朵。

注释:

  • 小南门:指的是城市的一处南门,可能是杭州的南门,象征着乡村与城市的连接。
  • 野人家:乡间的民居,表现出一种自然质朴的生活。
  • 疏篱:稀疏的篱笆,给人一种随意和宁静的感觉。
  • 练白沙:白沙可能指的是细沙,形容环境的清新。
  • 红稻:指的是成熟的稻谷,象征丰收。
  • 鹦鹉啄:鹦鹉是一种鸟,常常用来比喻贪婪,这里表达了不需要外力来干扰。
  • 清霜:晨霜,代表着秋冬季节,象征着冷清和凋零。
  • 催放:催促开花,表现出生命力的顽强。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涉及明显的典故,但“梅花”自古以来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常常用来比喻有节操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及国家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常用典雅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之时,陆游心怀报国之志,常常通过游览自然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小南门外的乡村景象,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首句通过描绘一户乡间人家,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亲切的氛围,短短的疏篱和白沙映衬出一种质朴的美感,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自由与闲适。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红稻和梅花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生命的坚韧与清新。红稻自不必外力来干扰,表现出自然的丰饶,而清霜催放的梅花则象征着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能够绽放出生命的美丽。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使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既有田园的恬淡,又蕴含着深厚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南门外野人家: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设定了诗歌的背景。
  • 短短疏篱练白沙:表达了乡村生活的简单和自然,营造出一种闲适的环境。
  • 红稻不须鹦鹉啄:强调了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农田丰收的赞美。
  • 清霜催放两三花:通过梅花的绽放,传达出一种生命的坚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在寒冷中绽放的生命,表现出坚韧的品质。
  • 对仗:上下句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坚韧与清新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门:象征着城市与乡村的连接。
  • 野人家:代表着自然与淳朴的生活方式。
  • 梅花:象征着坚韧、清高的品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短短疏篱”的“疏”字在这里的意思是? A. 稀疏
    B. 密集
    C. 细致
    D. 高大

  2. “红稻不须鹦鹉啄”这句中,鹦鹉象征什么? A. 美丽
    B. 贪婪
    C. 自由
    D. 丰收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风光,体现出自然与人的和谐,但情感上更倾向于宁静与孤独。
  • 杜甫《春望》: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生活的思考,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巴江(时僖宗省方南梁) 锦二首 九日偶怀寄左省张起居 纪事 小清口 山中谩成柬刘方斋 所怀 出真州 京城借永福寺漆台口占似王城山 度荆门望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挺身而出 士字旁的字 盛鬰 隆盼 屏语 包含含的成语 舌敝唇焦 形于辞色 斩竿揭木 片字旁的字 畏匡 告老还乡 氏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包含残的成语 孔方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