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4:33
寄顿二主簿时在县界首部夫凿石塘河
作者: 黄庭坚
杨柳青青春向分,遥知河曲万夫屯。
侵星部曲随金鼓,带月旌旗宿渚亹。
畚插如云声凶凶,风埃成雾气昏昏。
已令访问津头路,行约青帘共一樽。
杨柳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青翠,远远地就能感受到河边驻扎着成千上万的士兵。夜晚,部队的号角声随着金鼓传来,月光下的旗帜在水边静静地飘荡。铲子在泥土中插入的声音如同云层般重重叠叠,风尘仆仆,周围的雾气弥漫,令人感到模糊不清。早已打听到渡口的路,约定在青帘下共饮一樽美酒。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其诗风独特,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庭坚在县界之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战事的紧迫感。诗中表达了对士兵生活和战争的关心,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战场景象,杨柳的青翠和驻军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黄庭坚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事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微妙的情感。在描写士兵集结时,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侵星部曲随金鼓”,展现了战斗的紧迫感和士气。在夜晚的描写中,月下的旌旗与沉重的铲子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期待的氛围。最后一联提到的“青帘共一樽”,则让人感受到一种人际间的温情与希望,尽管战火纷飞,友谊与团聚的愿望依然存在。这种对比与融合,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一幅战场画卷,更是一种对生活与友谊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战场景象,表达了对士兵生活的关心和对友谊的渴望,体现了在战乱中仍然存在的人性光辉和理想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杨柳”象征什么?
“侵星部曲随金鼓”中的“金鼓”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青帘共一樽”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