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写真自赞五首》

时间: 2025-04-26 18:40:37

诗句

吏能精密,里行婣恤,则不如兄元明,而无元明忧疑万事之敝。

斟酌世故,铨品人物,则不如其弟知命,而无知命强项好胜之累。

盖元明以寡过,而知命以傲世。

如鲁直者,欲寡过而未能,以傲世则不敢。

自江南乘一虚舟,又安知乘流之与遇坎者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0:37

原文展示

《写真自赞五首》
作者:黄庭坚

吏能精密,里行婣恤,
则不如兄元明,而无元明忧疑万事之敝。
斟酌世故,铨品人物,
则不如其弟知命,而无知命强项好胜之累。
盖元明以寡过,而知命以傲世。
如鲁直者,欲寡过而未能,
以傲世则不敢。
自江南乘一虚舟,
又安知乘流之与遇坎者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兄弟的比较与反思。诗中提到,作为官吏,如果能细致周到,处理地方事务,就不如我的兄弟元明那样,虽然他常常为万事忧虑。又说,若能权衡世事,评判人物,就不如我的弟弟知命那样,虽然他却有强烈的好胜心和傲气。元明因为过失较少而显得淡泊,但知命因自傲于世而负累。像鲁直这样的人,想要减少过失却未能做到,因其骄傲而不敢面对。自江南乘着一只空船,又怎能知道在流动的水面上会遇到什么样的坎坷呢?

注释

  • 吏:官吏,指负责行政管理的人。
  • 里行:地方事务,指地方的治理与管理。
  • 元明:诗中提到的兄长,代表某种理想的态度与智慧。
  • 知命:诗中提到的弟弟,象征对命运的理解和接受。
  • 鲁直:鲁仲连,历史上以直言敢谏著称的人物,象征着真诚与坚持。
  • 乘流:顺流而行,象征着顺应潮流的生活态度。
  • 遇坎者:遭遇困难的人,象征生活中的挑战与不确定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魁侍,号山谷,晚号涧溪,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文学家,与苏轼、米芾并称“宋四家”。其诗风清新明丽,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写真自赞五首》是黄庭坚在个人经历与情感反思中所作,此诗写兄弟间的感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命运、处世态度的深思。诗中对比和反思不仅展现了个人的修养与处世哲学,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面对繁杂世事的内心挣扎。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写真自赞五首》不仅是一首自我反思的诗,更是一种对生命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兄弟的比较,探讨了个人的品德与处世态度。元明被描述为忧虑万事的兄长,虽然他在处理事务上表现得精细周到,但却因过度担忧而显得心力憔悴;而知命的弟弟则代表了一种自信与傲然,虽然他在世事上显得强项好胜,但也因此负累于自己的骄傲和世俗竞争。

黄庭坚通过对两者的分析,指出了在生活中应有的态度:既要有对世事的敏感与理解,同时也要懂得谦卑与自省。他以鲁直为例,表达了对那些试图减少过失但又因自负而不敢面对挑战的人的无奈。这种对比不仅让人反思自身的处世哲学,也使我们意识到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也极具特色,通过“虚舟”的意象,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性。乘流而行,既有顺应潮流的智慧,也有面对困难的勇气。黄庭坚用这种深刻的哲理与丰富的情感,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个人的自赞,更是一种对生命的赞美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吏能精密,里行婣恤:指若官吏能细致周到地处理地方事务。
  • 则不如兄元明,而无元明忧疑万事之敝:与我的兄长元明相比,虽然他忧虑很多事,但并不如他。
  • 斟酌世故,铨品人物:如果能权衡世事,评判人物。
  • 则不如其弟知命,而无知命强项好胜之累:但却不如弟弟知命,虽然他有好胜之心和傲气。
  • 盖元明以寡过,而知命以傲世:元明因少有过失而显得淡泊,而知命则因傲世而负累。
  • 如鲁直者,欲寡过而未能,以傲世则不敢:如鲁直,欲减少过失但未能,因骄傲而不敢面对。
  • 自江南乘一虚舟,又安知乘流之与遇坎者哉:自江南乘虚舟,又怎能知道在流动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坎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乘舟,形象生动,富有哲理。
  • 对比:通过兄弟间的比较,揭示出不同的处世态度。
  • 象征:虚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流动与坎坷则象征着人生的挑战。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内心的反思与自省,强调在复杂的社会中,如何保持自我,处理人际关系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虚舟:象征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性,暗示人生如浮舟,难以掌控。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象征人生的困难与挑战,提醒人们要有应对的勇气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庭坚的《写真自赞五首》主要探讨了什么主题? A. 兄弟情谊
    B. 个人修养与处世态度
    C. 自然景色

  2. 在诗中,知命的弟弟代表了什么特质? A. 谦虚
    B. 傲气与好胜
    C. 忍耐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探讨人生哲理与情感。
  • 米芾《山居秋暝》: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内心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庭坚与白居易的作品,前者更注重内心的反思,后者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费华文 其二 卜算子(李季允_·同总漕载酒□湖相即席再和) 次韵李参政龙鹤山庐 送陈大著知蕲州分韵得辉字 李参政生日二首 王宝谟挽诗 自长宁阡过灵泉兄墓势黄经从隈支以归 建士施霆亨自夔以诗相迓 七夕有赋 通直郎史君挽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斤斤计较 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介不苟 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谨良 齿字旁的字 愚者千虑 彐字旁的字 酒葫芦 皮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染家 竹兜 舌柔顺终以不弊 传食 天道酬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