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长相思 其六》

时间: 2025-05-07 08:34:46

诗句

风萧萧。

雨萧萧。

独坐虚堂夜寂寥。

诗成蜂蜡销。

山迢迢。

水迢迢。

回首江南归梦遥。

频将短鬓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4:46

原文展示:

风萧萧。雨萧萧。独坐虚堂夜寂寥。诗成蜂蜡销。山迢迢。水迢迢。回首江南归梦遥。频将短鬓搔。

白话文翻译:

风声萧萧,雨声萧萧。我独自坐在空荡的大厅里,夜晚显得格外寂寥。诗写成了,蜡烛却已熄灭。山路漫漫,水路迢迢。我回首望去,江南的归梦却遥不可及。频频用手拨弄着短发,心中思绪纷飞。

注释:

  • 萧萧:形容风雨声,表达凄凉的气氛。
  • 虚堂:空荡的厅堂,象征孤独。
  • 诗成蜂蜡销:诗写成后,蜡烛熄灭,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心境。
  • 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 短鬓:短发,表示作者的年轻或者因思念而形象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言(1482年-1548年),明代诗人,字子昊,号青霞,浙江人。他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孤寂与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夏言晚年,怀念故乡江南,表达对故土的思念与独处时的寂寥感受,在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更显得情感深邃。

诗歌鉴赏:

《长相思 其六》描绘了一幅孤独而凄凉的夜景。诗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独坐空堂,内心感到无比寂寥。通过“风萧萧,雨萧萧”的开篇,营造出一种萧条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写诗时蜡烛已熄,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创作的艰难。诗中的“山迢迢,水迢迢”描绘了归乡路途的遥远,增强了思乡之情的深刻感。最后一句“频将短鬓搔”则表现出诗人因思念而感到烦恼的状态,生动地呈现了内心的惆怅与不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人在寂静夜晚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渴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萧萧,雨萧萧:通过声音的描写,渲染出环境的凄凉。
  • 独坐虚堂夜寂寥:强调孤独的处境,夜晚的寂静与空荡的空间形成对比。
  • 诗成蜂蜡销:时间的流逝与创作的孤独感交织在一起。
  • 山迢迢,水迢迢:描绘归途的遥远,反映了对故乡的向往。
  • 回首江南归梦遥:对故乡的思念极为深切,梦境中的江南显得遥不可及。
  • 频将短鬓搔:表现出因思念而感到的烦恼状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山迢迢,水迢迢”,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诗的创作比作蜡烛的燃烧,形象而生动。
  • 拟人:风雨的萧萧声仿佛在诉说诗人的孤独。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孤独与思乡的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在寂静夜晚对江南故土的深切怀念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与雨:象征凄凉与孤寂。
  • 虚堂:代表孤独和空虚的心境。
  • 蜡烛: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创作的艰难。
  • 山水:象征归途的遥远和对故乡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虚堂”指的是: A. 空荡的厅堂 B. 富丽的宫殿 C. 热闹的市集

  2. 诗人通过“山迢迢,水迢迢”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故乡的渴望 C. 对时光的无奈

  3. “频将短鬓搔”中的“短鬓”可以理解为: A. 诗人的年轻 B. 诗人的烦恼 C. 诗人的发型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思乡之情,但更注重女性的细腻情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在孤独中体现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加深沉。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游咸阳中诗 南征闺怨诗 赋咏得神仙诗 罢故章县诗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雪里梅花诗 南康泊舟欲游庐山值雪 观梅 登浮光四望亭 客窗对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锦衣玉食 高字旁的字 包含翮的词语有哪些 主仗 塌直 敲骨剥髓 包含妙的词语有哪些 匕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支叶硕茂 蹈厉奋发 脱期 巾字旁的字 气冲志骄 川字旁的字 句当 半面之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