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9:36
长相思 秋夜
庄盘珠 〔清代〕
一更更。一声声。
蟋蟀催秋雨易成。
残灯今夜青。
酒初醒。恨难平。
月近中秋分外明。
人间何处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情景。夜深了,蟋蟀在鸣叫,仿佛在催促秋雨的到来。灯光微弱,似乎透出一丝青色。酒刚刚醒过来,心中的惆怅却难以平复。此时月亮已临近中秋,格外明亮。人间何处才能找到那种清净的感觉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月近中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提及的意象,暗示思乡和团圆的情感。
作者介绍:
庄盘珠,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关注自然和人情,风格细腻、含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夜,秋天是一个充满思念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环境以及心情,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长相思 秋夜》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寂与思念。诗的开头“一更更,一声声”通过重复的声调,渲染出夜深人静的氛围。蟋蟀的鸣叫不仅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秋天的象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残灯今夜青”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微弱的灯光映照着他内心的惆怅。酒初醒后,心中的恨意难以平复,这种情感的冲突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失落。最后两句“月近中秋分外明。人间何处清。”则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大地,却也衬托出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渴望,表达了对清净生活和人际关系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语言简练,充分体现了庄盘珠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围绕秋夜的孤独与思念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往昔的怀念。通过描绘自然景象,隐喻内心情感,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昆虫是什么?
诗人对夜晚的灯光有什么描述?
最后一行“人间何处清”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静夜思》和《长相思 秋夜》都围绕着夜晚和思念的主题展开,但李白的作品更偏向于对故乡的思念,而庄盘珠的诗则更加强调内心的孤独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两者都通过明亮的月光表达思念,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