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十二月二十日作》

时间: 2025-05-01 17:56:24

诗句

家国哀千古,星霜忽一周。

黄沙漫故道,白骨委荒丘。

许远死何晚,李陵生自羞。

南来冠不改,吾且任吾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56:24

原文展示:

家国哀千古,星霜忽一周。
黄沙漫故道,白骨委荒丘。
许远死何晚,李陵生自羞。
南来冠不改,吾且任吾囚。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家国的悲哀历经千古,岁月在不知不觉中又过了一年。
黄沙覆盖了旧日的道路,白骨散落在荒凉的丘陵上。
许远的死为何如此迟缓,李陵的生存让我感到羞愧。
南方的冠冕我依旧不改,任凭我自己被囚禁。

注释:

字词注释:

  • 家国:指国家和家庭,强调对国家的悲痛。
  • 星霜:象征岁月的流逝。
  • 黄沙:指战争带来的荒凉与破坏。
  • 白骨:象征死亡和战争的惨烈。
  • 许远:历史人物,指许远死于战斗。
  • 李陵:历史人物,李陵投降敌国,成为汉朝的耻辱。
  • 南来冠:指南方的冠冕,象征身份与地位。
  • 吾且任吾囚:表示对自己身世的无奈和接受。

典故解析:

  • 许远与李陵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许远为忠臣,李陵则因投降而被视为叛臣,诗中两者的对比反映了文天祥对忠贞与屈辱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山谷,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抗元斗争中表现出色,最终被俘后坚贞不屈,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情操。其诗歌风格深沉悲壮,常以家国忧患为主题。

创作背景:
《十二月二十日作》创作于南宋末年,国家面临外敌侵略,民众痛苦,作者身处囚禁状态,内心充满对国家与家族的忧虑与悲痛,借古人事表达自己对忠义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深刻展现了文天祥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开篇的“家国哀千古”即引出全诗的主题,诗人以对家国的哀痛切入,展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感。在“星霜忽一周”中,岁月的无情流逝与个人的无力感相呼应,展现出对时光的感慨。接下来的“黄沙漫故道,白骨委荒丘”则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出战乱后土地的荒凉与死亡的惨痛,令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则更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许远死何晚,李陵生自羞”,二者形成对比,表现出忠臣与叛臣之间的道德选择,诗人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深深的羞愧与无奈。最后一句“南来冠不改,吾且任吾囚”,则展现了作者虽身陷囚禁,依然不改其志,表现出一种无畏的精神与坚定的信念。

整首诗以悲壮的情感贯穿始终,深刻反映了文天祥作为一位爱国者的心路历程,同时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历史悲剧,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家国哀千古:表达对家国的长久悲痛,情感深沉。
  • 星霜忽一周:岁月飞逝,感慨时光之无情。
  • 黄沙漫故道:旧日的繁华已被战争摧毁,象征着历史的遗迹。
  • 白骨委荒丘:死亡的惨状令人心痛,反映战争的惨烈。
  • 许远死何晚:对忠臣的惋惜,感叹他死得太晚。
  • 李陵生自羞:对叛臣的愤慨与羞愧,表明忠贞的价值。
  • 南来冠不改:无论身处何境,依然保持自己的信念与尊严。
  • 吾且任吾囚:接受现实,表现出无畏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黄沙漫故道”与“白骨委荒丘”,增强了诗的音乐感与对比效果。
  • 意象:黄沙、白骨等意象传达了战争的破坏与死亡的沉重。
  • 象征:南来冠象征着身份与志向,表达了作者的坚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文天祥对国家深切的忧虑与责任感,反映了他对忠诚与屈辱的思考,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与个人的道德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家国:象征着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寄托了作者的情感。
  • 黄沙:战争的象征,代表了破坏与死亡。
  • 白骨:死亡的直接表现,突显战争的残酷。
  • :象征身份与地位,表现了作者的自尊与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许远”指的是:
    A. 忠臣
    B. 叛臣
    C. 文学家
    D. 武将

  2.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
    A. 个人情感
    B. 爱国情怀
    C. 自然景观
    D. 生活琐事

  3. “白骨委荒丘”中的“白骨”象征:
    A. 生命的希望
    B. 战争的惨烈
    C. 自然的美
    D. 家庭的温暖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 李白《侠客行》:表现了对忠义的追求与理想。

诗词对比:
文天祥的《十二月二十日作》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都表达了对家国命运的关切,但文天祥更加强调身处囚禁的无奈与责任,而陆游则更多表露出一份对理想的坚持与希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文天祥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天祥的诗歌及其历史背景。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叠石(此石韩给事所遗)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海上石笋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似鹿石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钓台 首夏清景想望山居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自叙(非尚子遍游五岳) 重忆山居六首。罗浮山(番禺连帅所遗) 重忆山居六首。巫山石 重忆山居六首。泰山石(兖州从事所寄) 重忆山居六首。平泉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留戍 克字旁的字 如律 包含类的词语有哪些 官场如戏 大得人心 车字旁的字 星移物换 瘦怯怯 彩头 曰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一门心思 彑字旁的字 鸡黍深盟 绝热过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