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3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3:30
当宁陷玉座,两宫弃紫微。
北城悲笳发,失涕万人挥。
当政权宁静时,皇帝坐在玉座上,两位皇后也依旧在皇宫中。如今北城传来悲伤的笳声,失去家园的人们泪流满面,万众悲恸。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将领和爱国诗人。他以坚定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的斗志著称,尤其在国家危亡之际,表现出极高的忠诚和勇气。
创作背景: 《京城第二十》写于南宋灭亡前夕,文天祥目睹了国家的沦陷与人民的苦难,心中感慨万千。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京城第二十》是一首充满悲壮情感的诗,展现了文天祥在国家危亡时刻的失落和哀痛。诗的开头“当宁陷玉座”即刻引人入胜,诗人以宁静的当下作为对比,反衬出即将到来的灾难。皇权的丧失和人民的苦难是整首诗的核心,诗中用“弃紫微”形象地描绘了权力的崩溃,突显了文天祥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北城的“悲笳发”则暗示了战乱的临近,笳声在此不仅是音乐的表达,更是国破家亡的无奈之声。最后一句“失涕万人挥”凝聚了无数人的悲伤,成千上万的人因失去家园而泪流满面,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让读者感受到那种绝望和无助。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句简练而有力,文天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反映出一个爱国者的悲愤与无奈。诗中不仅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不屈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国家沦陷的哀痛与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表达了文天祥作为爱国者的悲愤与责任感,反映出他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座”象征什么?
A. 皇权
B. 财富
C. 文化
“北城悲笳发”中,笳声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悲痛
C. 平静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文天祥的《京城第二十》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进行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但文天祥更直接关注国家的覆灭,而陆游则更多地反映个人的愁苦与悲伤。两者的风格各异,但都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