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2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2:56
庭院无风,斜阳满地游丝软。
画帘先卷。莫认新来燕。
曲曲阑干,搭住垂杨线。
春犹浅。才过青眼。
便睹夭桃面。
在无风的庭院里,斜阳洒在地上,游丝般的光影柔和而温馨。
画帘刚刚卷起,别误认那是新来的燕子。
曲折的栏杆上,恰好搭住了垂柳的枝条。
春光尚浅,刚刚过去青眼的时节。
便看到了那娇嫩的桃花面庞。
诗中提到的“新来燕”是春天的象征,燕子归来代表春天的到来,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古人常以燕子来引入春天的主题。
钱斐仲,清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诗文,风格清新雅致,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风貌,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
此诗可能写于春季,作者在庭院中写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诗中描绘了春日的温暖与生机,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点绛唇 戏题自画绯桃新柳小幅》是一首细腻的春日咏怀之作,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整首诗以柔和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春日庭院的景象,令人感受到春日的温暖与生机。开篇“庭院无风,斜阳满地游丝软”描绘了一个静谧而柔和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接下来的“画帘先卷”,则暗示了春天的来临,似乎是为了迎接新生事物的到来。诗中“莫认新来燕”一句,既是对春天的期待,也表现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通过“曲曲阑干,搭住垂杨线”,作者把自然与人造景观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最后“便睹夭桃面”,则是春天最美丽的象征,进一步增强了诗的生动感和春意。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作者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渴望,反映出清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情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传递出一种温暖、柔和的情感基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春天的赞美与期盼。
诗中“庭院无风”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A. 宁静
B. 喧闹
C. 寒冷
D. 灼热
“新来燕”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夏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夭桃”指的是什么?
A. 桃花
B. 桃树
C. 桃子
D. 桃叶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