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1:31
《点绛唇》
往事堪悲,断魂最是风光好。
又弹别调。再续应休了。
待欲抛开,忍见双欢笑。
清灯悄。黄花愁老。
恨逐西风晓。
往日的事情令人感到悲伤,最让人断肠的是那美好的风光。
再一次弹奏离别的曲调,似乎应该就此结束了。
想要放下过去,却又忍不住看到两人的欢笑。
清幽的灯光下,孤独不已,黄花也因愁苦而显得苍老。
怨恨随着西风在黎明时分吹来。
诗中提到的“黄花”常与菊花相关,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同时也与衰老和愁苦相关。此外,“西风”常被用来表现萧瑟的秋景,寓意离别和忧伤。
作者介绍:沈宜修(1487-1560),明代词人,字子修,号宜修,晚号松溪,生于江苏常熟。其词风清丽,情感细腻,擅长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沈宜修生活在明代中期,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常与时代背景交织,这首词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无奈,反映了个人情感的脆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点绛唇》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词作,沈宜修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悲伤与无奈。全词以“往事堪悲”开头,直接表露出对过去的沉痛怀念,接着通过“断魂最是风光好”传达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失落。后续部分“又弹别调,再续应休了”,则深刻揭示了离别带来的痛苦,尽管想要放下,却又无法忍受当下的欢笑与快乐。
“清灯悄,黄花愁老”一联,通过清幽的灯光和愁苦的黄花,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表现出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最后一句“恨逐西风晓”,则将离别的情绪推向高潮,西风的萧瑟与黎明的隐喻,象征着悲伤的延续和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强烈的情感冲突,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往昔的追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惋惜,反映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传达了对生命无常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恨逐西风晓”中的“西风”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黄花”通常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